您當前位置: 文件文獻
宋代文人筆記中的疑經思潮
2019-05-15 16:58:20

疑經之風在北宋前就已悄然吹起。朱維錚的《中國經學史十講》認為其源于唐宋之際的經學革新運動,而張富祥的《宋代文獻學研究》則認為文獻學意義上的疑古辨偽萌芽于先秦時期,但真正形成一種思潮還是在兩宋時期。盡管疑經思想濫觴于趙宋之前,但尚未波及《周易》和《詩經》,自從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易童子問》否定孔子作《易傳》之后,這一風氣,在宋代文人筆記中就多有體現。歐陽修又著《詩本義》,力求擺脫漢唐章句訓詁的束縛,形成“求詩人之意,達圣人之志者,經師之本也”和“講太師之職,因失其傳而妄自為之說者,經師之末也”的“詩本末”論(《詩本義》卷十四《本末論》),“本末”從此成為重要的詩論范疇,《詩本義》也促進了宋代詩學的變革和發展。宋代學者的懷疑精神,對包括易學、詩學在內的整個宋代學術的治學理路、學術體系的架構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于《周易》的作者,司馬遷的伏羲畫卦、文王重卦、孔子作傳之說在唐初孔穎達等人編撰《五經正義》前幾成定論,然此說在疑經盛行的兩宋時期飽受質疑和挑戰。歐陽修之后,很多學者對《易傳》諸篇與孔子的關系進行了種種論斷。有的肯定孔子作《說卦傳》,如宋祁在《宋景文筆記·卷中》說“孔子敘乾為玉、為金,坤為牛、為輿之類,本釋他卦所引,非徒言也”;有的主張孔子作《系辭傳》,其余篇章乃孔子后學集其訓解而成,如兩宋之際王觀國的《學林》主張孔子作《系辭傳》,并認為《文言傳》與《論語》一樣皆由其門人弟子匯集成書,《文言傳》與《系辭傳》之所以含有“子曰”二字,是因為孔子曾做過訓解,后由弟子記錄下來;有的則徹底否定孔子作《易傳》之說,僅認為其“述”《彖》《象》二傳,如南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三》載“言‘孔氏為之《彖》《象》《系辭》《文言》《序卦》之屬’,亦無明據”,“所謂《彖》《象》《系辭》作于孔氏者,亦未敢從也”,等等,不一而足。從而掀起了一股懷疑之風,一些學者在對孔子作《易傳》之說否認的基礎上進而對《周易》古經的作者亦有所疑,并自標新說。有的認為周公和孔子作卦爻辭,如王觀國《學林》認為,如果按照伏羲畫卦、文王重卦說,文王則為爻辭的作者,但文王之時箕子尚未明夷,因此文王無法預言箕子明夷之事,所以其批評顏師古之注《漢書》,不明此處文王作爻辭與箕子明夷之間的矛盾,提出卦爻辭為周公、孔子所作說;有的認為畫卦重卦之人為伏羲、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如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一》中認為《周易》伏羲之時僅有卦畫,至文王始有文字,即畫卦重卦之人為伏羲,否認文王重卦,主張文王作卦辭,在此書卷二中認為周公作爻辭;有的則徹底否認伏羲畫卦、文王重卦說,如葉適在《習學記言序目·卷三》中從起源上對此說予以否認,其依據《周禮·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以為《周易》與《連山》《歸藏》一樣,原本就有八經卦、六十四別卦,無須伏羲畫卦、文王重卦,故其認為畫卦重卦之說“蓋出于相傳浮說,不可信”。

以自標新義、自創新說而著稱的宋代學者,其懷疑步伐并未止于《周易》經、傳的作者問題,他們還改動經傳文字,而且對《周易》經、傳的篇章次第進行了再審視,并編訂了很多所謂的“古本《易》”。據王鐵的《宋代易學》統計及宋人筆記所載,王洙、邵雍、呂大防、晁說之、薛季宣、程迥、呂祖謙、吳仁杰、周燔等人皆編訂過所謂的古《周易》。

“古本《易》”的編訂,是疑古思潮深化的必然結果,使宋代經學由“疑經”發展到“改經”,并波及其他儒家經典。另外,與《詩本義》幾乎同時出現的蘇轍的《詩集傳》以“《詩》之《小序》反復繁重,類非一人之詞,疑為毛公之學,衛宏之所集錄”為由,主張“惟存其發端一言,而以下余文悉從刪汰”(《四庫全書總目》卷十五),即棄《序》言詩,突破了漢唐詩學的藩籬,也為宋代詩學研究開辟了新視角。其后,朱熹承襲了歐陽修、蘇轍等人的疑古精神,除以呂祖謙的《古周易》為底本撰寫《周易本義》而使經、傳分離外,而且還盡廢《詩序》,加劇了宋代《詩序》之爭,同時也為宋代詩學研究注入了理學觀念。總之,學者“改經”風靡一時,“毀《周禮》,疑《孟子》,譏《書》之《胤征》《顧命》,黜《詩》之《序》”(《困學紀聞》卷八),將疑經思潮推向極致。

宋代學者并不是純粹疑經、改經,而是借此創建新的治經方法。在很多學者看來,既然包括《易傳》《詩小序》等很多漢代以前的解經闡經之作,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漢唐之際的注解更是自不待言,在這種思維定式的影響下,他們自然認為漢唐傳說必然有違經義,因此主張治經拋棄傳說,獨研義理,從而形成了風靡兩宋、歷經元明而不衰的宋學,革除了注疏之學的僵化之弊,為經學發展注入新風。然宋學重義理闡釋而輕文字訓詁,有空疏之嫌,因而在疑古大潮之中,亦有部分學者對儒家經典的文字訛誤、脫衍、訓詁及典章制度的考辨、歷史事實與歷史人物的考證等予以獨特關注,又形成了歷史考據的治經方法,給宋代學術帶來少許厚重感。如洪邁的《容齋隨筆》一書,或借他書所載,或據字形、字體,或文注互證,?苯泜髦亩。虞翻釋《坎》卦之上六爻“系用徽纆,寘于叢棘”時所說的“獄外種九棘”,后人多不解其意,洪邁據《周禮》《禮記》所載典章制度,疏證“九棘”的來龍去脈,言而有據,使人對虞氏之誤了然于胸。

另一方面,亦有部分學者在否定孔子與《系辭傳》關系的基礎上,本之疑經,將懷疑精神引向以《系辭傳》為主要立論基礎所構建的程朱理學,進而架構新的理論體系對其予以反駁和挑戰,從而使疑古思潮在兩宋呈現出縱橫交織的局面。如南宋永嘉事功學派的集大成者葉適,在繼承歐陽修疑古思想和事功學派重要代表人物薛季宣“改經”傳統的基礎上,否定孔子與《易傳》的著作關系,認為孔子不是“作”而是“述”《彖傳》《象傳》,這對以《易傳》尤其是《系辭傳》為主要理論依據的程朱理學的宇宙本體論和創化論而言,不亞于是釜底抽薪,動搖了其立論基礎,也否定了其正統性;并以《彖傳》《象傳》為基點,依據張載的氣論說,以孔子未言“太極”為由,提出了以“氣”(“物”)為萬物之源的本體論及“氣”經陰陽交感而成萬物的創化論,與理學家們以“理”為本、物生于“理”的本體論和創化論截然不同。正因葉適主張以“氣”為本、“氣”生萬物的本體論和創化論,所以其認為《周易》通過對萬物之“象”的模擬來體現其德行及安身立命之“理”,而且此“理”不能脫離“象”(“氣”或“物”)而存在,因此認為只有將從宇宙萬物中體認的“理”與萬物相結合,才能檢驗“理”的正確與否,體現了其以“物”(“器”或“氣”)為本、“物→理→物”的認知論和踐行觀,并基于孔子所述之《彖傳》《象傳》崇尚陽剛、強調自強不息等因子,形成了一套以事功為目的、以知行合一的修德觀和踐行觀為主體內容的易學哲學體系,與當時內省尚虛、以“理”為本的程朱理學形成鮮明對比,并對后來王夫之等人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代疑經思潮對兩宋學術的發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理學思想的世界中形成了關注社會現實、強調事功的事功學說,盡管仍未完全脫離程朱理學的窠臼,但在學說的貫徹途徑和終極目標的實現上已與之有明顯差異,對推動思想和學術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者:王長紅,系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 王長紅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m.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