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良
近年來,紅塔區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為目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聯系群眾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通過凝聚黨建工作合力、轉變治理服務方式、構建多元共治格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凝聚黨建工作合力
打造黨建快車“動力引擎”
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責任體系。紅塔區委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制定出臺《紅塔區關于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區委履行第一責任,負責整體布局和指揮協調,定期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思路目標,加強轄區內黨建工作的組織實施、資源配置、督查指導。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負責統籌推進和抓好落實,重點是發揮樞紐作用,推動社區、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黨建工作有效融合。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負責組織動員和服務管理,重點是團結帶領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履行轄區內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兜底管理職責。
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行業黨組織開展“契約化”共建,按照“專職委員+兼職委員”模式吸納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以及業委會、物業企業中的黨員負責人擔任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建立兼職委員履職清單,完善工作例會、議事決策、聯席會商等制度,調動轄區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區域性事務,研究決定階段目標和重點任務,駐區單位和行業黨組織“橫向互動”,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政治保證。288個單位與94個社區簽訂“共駐共建協議”,142名各領域黨組織負責人成為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街社吹哨、部門報到”的格局初步形成,無論是“大機關”還是“小單位”,都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下參與基層治理和社會服務。
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按照“人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依托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特殊功能區設立區域性黨組織,依托行業協會、商會、產業鏈設立行業性黨組織,逐步消除黨建空白點和盲區。整合社區、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等多元化資源,加快推進“1+11+N”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即建設1個區級黨群服務中心、11個鄉(街道)黨群服務中心、N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對轄區內新興領域黨員和流動黨員實行兜底式管理,確保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轉變治理服務方式
建好黨建快車“減震系統”
制定居組38項權力清單。編制居組干部各項權力運行的工作規范,明確每項居務工作事項名稱、實施責任主體、權力行使依據、權力運行流程、權力運行過程公開,變居(組)主任(組長)審核把關為黨組織書記審核把關,確保“小微權力”運行“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規范、一切規范有依據”,給居組干部工作劃定了“紅線”,保障居務工作在陽光下運行,實現權力運行程序、過程、結果全程公開,切實保障群眾在社區事務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確保社區事務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規范、公開、透明運行。
修訂完善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由社區黨總支牽頭修訂完善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倡導男女平等、敬老養老、節儉辦事的社會主義文明新風,解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土地建房等引發社會矛盾的“老大難”問題,讓居民公約成為承載居民愿望、引領文明風尚、指導基層自治的重要依托。
推動黨建網格與綜治網格“雙網融合”。將全區劃分為1032個網格,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把黨支部書記推選為網格長、黨員推選為網格員,對應負責網格內居民服務協調工作,把黨組織的工作觸角延伸到居民小區的每個角落。由網格黨員擔任政策法規“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會治安“協管員”,通過走訪、暗查、摸排等多種形式,傾聽基層、群眾的心聲、呼聲,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和訴求,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轄區、矛盾不上交,及時將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構建多元共治格局
實現黨建快車“混合驅動”
建立“三單聯動”工作制度。由社區黨組織牽頭,采取交流座談、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精準掌握社區居民、駐區單位基本情況,建立“資源清單、需求清單”,組織各方結合自身優勢積極主動認領服務,形成“項目清單”,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促進區域資源“大整合”,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推行“三社聯動”參與治理模式。建立社會購買服務項目庫,推進公共服務項目化供給,依托社會組織黨委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以項目補貼等方式積極培育引導各類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糾紛調解、公益慈善、防災減災、文體娛樂、鄰里互助、敬老養老等各類社會服務活動,使社會組織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彌補公共服務的不足。
推動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走在全省前列
紅塔區將抓住玉溪市被列為全國103個地級以上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的良好機遇,聚焦省委書記陳豪對紅塔區提出的建設“科教創新城、健康宜居城、生態園林城”的新目標、新定位,按照市委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決策部署,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不斷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推動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緊扣街道、社區這個核心,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要按照“賦權擴能減負增效”的原則,抓緊研究出臺《深化鄉(街道)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圍繞街道“抓基層黨建、抓基層治理、抓服務群眾”的職能定位,探索“4+X”模式,統一設置綜合辦、黨建辦、社區建設辦、綜治辦,賦予街道相應的職權和資源,推動部門派駐街道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征得同意權、綜合管理權、重大項目建議權等四項權力落地街道,使基層有人有權有物,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同時,盡快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和社區印章使用清單,為社區松綁減負。
抓住組織建設這個紐帶,實現縱向互聯、橫向互動。要按照“組織聯建、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的思路,著力打造多層次、扁平化、融合式的組織平臺,把區域內關系互不隸屬、層級高低不同的各類黨組織連接起來,構建目標一致、協同運作、互聯互動的黨建聯盟。具體來講,就是要以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為抓手,吸收駐區單位黨員、社區民警、企業黨員負責人作為聯席會議成員,形成“黨建聯抓、難題聯解、服務聯辦”的格局。
把握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建強三支骨干隊伍。城市基層黨建,需要抓好黨建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愿者3支骨干隊伍建設。要深入實施“領頭雁”培養工程,選優配強社區黨總支書記,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第一書記等方式壯大黨建工作隊伍;要建立社區干部收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社區干部生活待遇,加大從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解決好“人難進、人難留”的問題;要按照黨建帶群建促社建的思路,發揮群團組織在基層治理中團結教育、服務群眾功能,推進志愿活動常態化、制度化。
突出示范引領這個重點,打造一批先進典型。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思路,結合紅塔區城市發育程度和城鎮化水平,按照“一核三帶多點”布局,以玉興街道、玉帶街道、鳳凰街道為核心圈,以高倉、李棋為一級示范帶,以研和、北城、大營街、春和為二級示范帶,以洛河、小石橋為三級示范帶,以多個社區示范點建設為基點,形成“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作者系玉溪市委常委、紅塔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