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社科前沿
【哲學】認真對待脆弱性
2021-09-09 10:35:55

近年來,脆弱性概念越來越受到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等領域的關注。雖然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認同脆弱性的重要性,卻鮮有關于脆弱性的系統研究。2020年至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讓人類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脆弱性是人類無法逃避的命運。盡管如此,在倫理思想史上,脆弱性并未被視為一個核心概念。主流的倫理學理論更愿意凸顯人的堅韌性,強調只有理性和自主這樣的特征才能彰顯人類的尊嚴和崇高。人類歷史的發展也被描述為一個不斷戰勝脆弱性的“祛弱”過程。在這種敘事背景下,脆弱性往往被視為消極的,與人類的福祉相對立的,是人類試圖擺脫的狀態。然而,無論我們如何嘗試消除脆弱,無論我們采取何種拒斥脆弱的態度,脆弱性就仿佛套在人類身上的一道枷鎖,它是永恒的。生活中的災難、疾病、死亡在不停地向我們揭示脆弱性的存在。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脆弱不安的生命和充滿風險的人類社會?這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

普遍的脆弱性

理性主義傳統的思想家們往往宣稱理性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標志。這一思想傳統在界定人的本質時,從人類與動物相區別甚至相對立的視角展開。由于理性,人擁有值得被尊重的狀態,即尊嚴。人的尊嚴體現在人能夠擺脫動物性,彰顯自己的理性本質。作為倫理學的主流思想,這種理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浸潤在這一思想傳統中,久而久之,“我們就忘記了肉體,忘記了我們的思考乃是一種動物物種的思考”(麥金太爾語)。麥金太爾認為,過去的道德哲學只是浮光掠影地描述人類的脆弱性、依賴性和社會正義的關系,未能充分認識到脆弱性和依賴性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源自過于強調獨立自主的理性行為者以及認為理性獨立于動物性的信念。麥金太爾提醒我們,無論如何區別于動物,人類首先是動物性的存在。這種動物性的身份要求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存在有一個肉體的維度。人類的肉體暴露于疾病、衰老、殘疾和死亡中,很容易受到侵蝕。因此,人類在面對這些苦難時非常脆弱。

另外,人類生活的一個典型特征是社會性。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存在,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進入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相互依賴的關系中。社群主義倫理學家和女性主義倫理學家從脆弱性出發建構其道德理論時,往往將傳統理性主義的代表康德作為批判的靶子。但事實上,康德在人類學和人類歷史的相關論述中提及的“非社會的社會性”概念已經揭示了人類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和依賴性。在社會中,人擁有一種強烈的自我價值意識,這種價值建立在與他人進行比較的基礎之上。人們試圖在比較中尋求相對于他人的優越性,這就必然以他人的存在為條件,且只能在與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實現。然而,由于他人也有對自我價值的要求,因此每個人對自身優越性的獲得會不可避免地與他人處于對立狀態。在此過程中,人要求與他人合作,但同時又不能容忍他人對自己形成的優勢。在這種相互合作和競爭中,人既是依賴性的又是脆弱的。

人類既是肉體性的存在,也是社會性的存在。人類生活受脆弱性的制約,每個人都暴露在遭受身體和精神傷害的持續危險中。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人們對脆弱性的體驗與日俱增。當新的傳染病在全球迅速蔓延時,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疾病的侵害。人類的脆弱性是永恒的,疾病是生命的常態,健康則是偶然。脆弱性作為人類無法擺脫的命運,構成了我們審視個體生命和構建人際關系時的一個重要維度。

特殊的脆弱性

盡管脆弱性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個體所處環境不同,每個人的體質以及能夠運用資源的能力存在差異,有些個體或群體尤其脆弱。例如,當同樣被暴露在疾病環境中時,老人和孩子更容易被感染,而抵抗力強的人則不容易致病。享有較多社會資源的人在面臨風險時具有較強的應對能力,其脆弱性也相對較低。在醫患關系中,患者不僅要承受疾病帶來的傷害,而且大多數病人不具有關于疾病的病理學知識,很多時候也不能充分理解醫學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病人面對一些侵入性的檢查和治療,在需要作出醫療決策時處于進一步的脆弱狀態。另外,不公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會加劇一些人的脆弱性,讓他們變得尤其脆弱。當個體的脆弱性因為他所處的關系和環境而加劇時,他人和社會就有責任采取積極的行動幫助其減輕傷害。

人類普遍持存的脆弱性和特殊脆弱人群表現出來的具有差異性的脆弱性共存于人類生活中。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而不僅僅“他們”是脆弱的,脆弱性是人類的普遍特征。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意識到“他們”尤其脆弱,我們需要給予“他們”特殊照顧和關懷。畢竟,“他們”代表著“我們”過去是、現在可能是、將來也會是的狀態。脆弱性表達了生命的限度,奠定了所有道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沒有脆弱性,我們將無法理解人類的狀況和道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脆弱性是倫理學的出發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此強調脆弱性作為倫理學的出發點,并非否認傳統主流倫理學中自主概念的重要地位,更不是試圖讓脆弱性取代自主成為倫理學的基礎和道德的根據。確切地說,我們認為,即便是以自主為基石的倫理理論也是以承認人是脆弱性的存在為前提的。若不然,沒有脆弱性的人將與神無異,主流倫理學所討論的道德、責任、義務、權利等規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事實上,自主和脆弱性并非完全對立的一對概念,而是相互纏繞、不可分割的。脆弱性與自主相互糾纏的狀態才是現實生活中人所處的真實狀態,片面地強調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允。

承認脆弱性

人類生活受到脆弱性的制約,面對人類無法擺脫的脆弱命運,我們首先應該秉持承認而非拒斥脆弱性的態度。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認知能力在不斷增強,認知領域在不斷擴大,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蚣夹g的出現和迅猛發展更是充當了人類進化的助推器。毋庸置疑,科學技術的發展正是人類理性和自主能力的體現,彰顯了人類的主體性和尊嚴。然而,人類在確證自身價值的同時很容易產生狂妄心理,企圖憑借自由和理性能力逾越自己“被造”的地位和身份,擺脫他的有限性。萊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洞悉到人性中脆弱性的事實和對脆弱性抗拒的態度,他指出這種狂妄和驕傲之心正是人類陷入災難與憂慮的重要原因。承認脆弱性的意義就在于警醒人類在發展科技和醫學時,始終抱有一種敬畏的態度,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只有懷著這樣的態度,人類才能避免狂妄和急躁心理帶來的不必要的傷害。醫學技術在幫助人類戰勝疾病、免除痛苦方面功不可沒,但是人類如果因此忘記脆弱性的本性,試圖借助理性能力獲得永生,則會不可避免地陷入災難。

人類是脆弱的和有依賴性的,個體生命的維系離不開他人的幫助。理性能力的發展、幸福的促進、道德的實現更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我們處于彼此相互依賴的世界中,被生存于其中的共同體所規定。每個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體驗到脆弱性帶來的無助、恐慌甚至絕望。在這個意義上,所有人都是“弱者”。這種普遍持存的脆弱性和相互依賴性構成了共濟原則的基礎,它要求我們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通過營造團結互助的社會氛圍和正義的制度框架來應對人類的脆弱性。在自然面前,人類是脆弱的,我們需要互相幫助才能減少苦難;作為社會性的存在者,我們在情感和心理上都是脆弱的,我們容易被忽視、被侮辱、被排斥,會感到悲傷、沮喪,因此我們需要彼此關懷。每個人都是脆弱的,所以是彼此依賴的。沒有誰是自足的,我們需要同舟共濟。與此同時,我們尤其需要識別和關注那些特別脆弱的人群或個體,分析導致脆弱的原因,減輕由于脆弱性導致的傷害,更要避免由于制度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新的脆弱性。一個正義的社會應該通過相應的社會經濟制度來減輕人類受傷害的程度,同時避免處于劣勢的特殊脆弱人群承受更多負擔。

(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9XNB028)成果)

(王福玲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暨哲學院)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m.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精品国产乱码欠欠欠欠精品|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2021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69精品人人人人| 国产精品第12页|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也|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99ee6热久久免费精品6|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