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边@為玉溪市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提供了行動遵循。玉溪市要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應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在以下五個方面精準發力。
在創新科技上精準發力,激發創新活力。玉溪應加快建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促進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明確政府與市場的權責與邊界。將干預型管理方式改變為引導型、調控型和扶持型管理方式,消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性,將政府工作的著力點重點放在建立和完善市場準則、完善企業征信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改善金融支持、第三方評估認證機制和健全激勵機制、凝聚創新人才等方面,推出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構建有力支撐創新活動的高效服務體系。
在創新產業格局上精準發力,發展壯大新動能。玉溪應圍繞重點產業發展產業鏈,制定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技術路線圖,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帶動行業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構建符合城市功能定位以及能夠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高精尖”產業。同時,要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要內容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創新平臺上精準發力,培育新的增長點。搭建創新平臺政府要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機構、各類科技孵化器,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型企業提供創新創業及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的載體,不斷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的增長點。要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以打造科教創新城為契機,加強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科技創新載體。扶持已引進的科技創新載體,結合重點扶持產業,推進創新平臺建設,用好扶持政策,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要求和現代產業支撐體系及產業鏈需要,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金融服務、技術轉移與交易服務、技術咨詢與技術推廣服務等三個層次的科技服務新業態和高水平的服務機構。
在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上精準發力,構筑高端人才匯聚高地。一是制定合理的人才引進機制。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到玉溪工作。對于那些引進了對企業或地方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人才的企業或組織,政府可以通過獎勵等政策給予鼓勵;利用高校、高等專業技術學校、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等平臺,作為玉溪選擇后備人才和招聘急需人才的主要渠道;政府與本地或外地高校可以通過建立長期協作關系,使各類人才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促使玉溪在觀念更新、新知識融入、新技術實驗、新科技推廣等方面不斷突破。二是健全人才培育機制。通過地方立法保證政府對教育經費投入數量,同時明確教育經費投入增速不低于地方經濟發展速度,以促使當地基礎教育有較高的水平,為培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加大對地屬高校、職業學校的支持力度,不僅要加大資金的投入,更要支持他們“走出去”,與其他相關辦學機構聯合辦學,以提高其自身水平等。三要努力營造“吸引人、能留人”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加強引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切實解決好高層次人才在待遇、住房以及家屬就業、就學、醫療等方面的問題,努力營造吸引人、能留人的環境和條件。
在創新文化產業發展上精準發力,激發草根創新創業活力。建設創新型城市,要注重激發調動全社會的創新激情,積極弘揚倡導創新文化,在全社會樹立注重創業、更加包容、崇尚創新的精神意識,使創新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行動自覺。大力提倡創新教育,培養學生思辨和創新精神,鼓勵參與科技發明競賽,各級科協等社會組織積極傳播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舉辦各類創新活動,營造建設創新文化和環境的氛圍。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注重發展高附加值的文化產業,努力探索特色鮮明的創新發展之路。
(作者為玉溪市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