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輿論生態背后所直指的人心向背是關系黨長期執政、生死攸關的重大課題。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不會是網絡社會發展的必然狀態,需要在對網絡輿論生態作用規律認知基礎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設與運用。如何積極應對網絡社會發展帶來的意識形態安全等社會風險挑戰,在“眾聲喧嘩”的網絡時代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和功能,建構網絡空間良性的價值引導與傳道機制,引領和不斷優化綠色健康向上、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網絡輿論生態就是本書關注的主要命題。
本書以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作用機制與方法創新為研究對象,針對現有研究中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成果相對較少的研究現狀,積極借鑒和綜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價值哲學、新聞傳播學、生態學等學科理論和相關知識,剖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作用機制的概念與內涵,厘清網絡輿論生態與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的關系,闡述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內在機理與作用現狀,構建能有效執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作用機制和方法。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理論闡述,第二部分作用規律,第三部分現狀考察,第四部分機制構建。第一部分是理論闡述,包括導論、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作用機制的內涵界定”和第二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理論依據”。第二部分是作用規律,包括第三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價值意蘊”,第四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作用機理”。第三部分是現狀考察,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于網絡輿論生態的實踐歷程與成效、現實基礎、實踐困境。第四部分是機制構建,主要包括第六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作用機制”,第七章“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方法創新”。
(選自《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研究》一書前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內容簡介
互聯網是當前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較量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強化網絡輿論引導、優化網絡輿論生態是關系黨長期執政的重大時代課題。本書針對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文化建設存在的網絡輿論亂象叢生等問題,以建構良好網絡輿論生態為方向指引,以推進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為目標旨歸,提出要有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和功能,并對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網絡輿論生態優化的相關內涵、理論依據、價值意蘊、作用機理、作用實踐、作用機制、方法創新等問題展開了整體性探究。
作者簡介
易鵬,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法學博士,入選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陜西省網絡社會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二項,陜西省社科基金等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六項。在《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求實》《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參著的《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實效性研究》一書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