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于5月出版美國維拉諾瓦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馬庫斯·克魯澤(Marcus Kreuzer)撰寫的新書《時間的語法:一個關于比較歷史分析的工具箱》。該書探討了如何把比較歷史分析方法作為工具來分析宏觀歷史問題。
比較歷史分析融合了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它利用歷史來限定研究問題范圍,描述社會變革,并產生歸納性見解;另一方面,它在對不同模式的比較中解釋可概括、可驗證的理論。比較歷史分析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里運轉——一個是不斷變化的、富有文化特性的世界,另一個是靜態的、穩定有序的同一性的世界。它關注這兩個世界的本體論建構,一部分學者以歷史與地理層面的特殊性為背景,建構出足夠有條理的社會現實以供理論論證;另一部分學者將這些特殊性推到前臺,使其重新交錯,從而生成新的歸納性洞見。比較歷史分析致力于探究本體論下的分類,在探索和確認之間進行對話,以及如何將驗證結果轉化為真實的答案。
英國牛津大學比較政治學教授喬瓦尼·卡波齊亞(Giovanni Capoccia)表示,用歷史數據來檢驗理論在社會科學學者中越來越受歡迎。然而,如果脫離社會與政治現象的時空背景,或者是將單一的因果模型強加于復雜而遙遠的史實,將會是對歷史不加批判的“使用”?唆敐傻男聲鴮Υ俗鞒隽司哂姓f服力的警示,并提供了一種在社會科學中應用歷史的“概念裝置”。
(陳禹同/編譯)
關鍵詞:歷史分析;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語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編輯:張娓(報紙) 劉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