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秋進補,冬不受苦 ”。天氣轉涼,又到進補時節,一些市民會選擇食用中藥材進補,也有人會用草烏或附子燉煮雞肉 、排骨,甚至用草烏泡酒 。
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提醒 :草烏 、附子(附片)等均含烏頭類生物堿,毒性極大,有的毒素即使經過長時間高壓燉煮也不會被破壞,不慎誤食 、誤服后嚴重者可導致心肌麻痹死亡 。國務院已將生草烏 、生附子等毒性較強的中藥材列入《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嚴禁作為食品 、藥膳食用 。
為什么食用草烏 、附子(附片)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何預防中毒?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科副科長 、公共衛生主管醫師胡金輝告訴記者 :“生活中很多家庭煮食草烏時,大多直接采用毒性極強 、未經炮制的生草烏 、生附子(附片),煮食草烏 、附子(附片)多憑經驗和主觀判斷,無法檢測毒素,且出于進補的心理,往往會多吃一點,飲用草烏泡酒也會多喝一杯,導致進食量遠遠超過藥典規定劑量,極易出現嚴重的中毒反應 。”據胡金輝介紹,食用草烏 、附子(附片)是否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預防感冒,目前還缺乏確切的科學依據,但可以確定的是,草烏 、附子(附片)等具有較強毒性,主要毒性成分有烏頭堿 、新烏頭堿 、次烏頭堿等,其中烏頭堿的毒性最強,口服純烏頭堿0.2毫克就能讓人中毒,3至5毫克就能致人死亡,其毒性是砒霜的百倍 。
胡金輝提醒,民間有用生草烏泡酒治療風濕和各種關節疼痛的偏方,但因泡制過程中烏頭類生物堿等毒性成分未被分解破壞,且烏頭類生物堿易溶于酒精,一旦誤飲草烏酒或用酒沖服烏頭類藥物,更易導致中毒或死亡 。
如何預防草烏 、附子(附片)中毒?胡金輝介紹,首先不采 、不買 、不賣 、不私自加工和不邀約他人食用草烏 、附子(附片)等毒性中藥材 。
如因病情確實需要服用烏頭類制品,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購買經過科學炮制的草烏 、附子(附片),并在醫師指導下食用 。其次,家庭不要自制草烏泡酒或藥酒,如有草烏泡酒一定要做好標簽并單獨存放,防止誤飲誤服,且只能外敷 、外用,不能當做普通泡酒 、藥酒飲用 。需特別注意的是,家中存放有草烏 、附子(附片)等毒性中藥材時,要做好醒目的標識,并妥善保管,防止誤用誤食 。
那么草烏 、附子(附片)中毒會出現哪些癥狀呢?胡金輝介紹,中毒癥狀一般在食用后10分鐘至3小時內出現,中毒癥狀主要有口舌四肢麻木 、頭暈眼花 、心悸胸悶 、躁動不安 、身體乏力等 。如果出現中毒癥狀,應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采取簡易方式催吐,盡早撥打120急救電話,就診時如實告知接診醫生食用數量,同時保存好剩余草烏 、附子(附片)樣本或圖片,便于醫生快速明確診斷,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救治措施 。(玉溪日報記者 張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