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記者 唐雯霖
2023年12月21日,玉溪九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景玉走進辦公室,聽到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準的喜訊后,雙眼瞬間噙滿了淚水,這是對他和科研團隊艱苦付出的最佳回報。歷時15年,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研發項目先后入列國家和省、市專項。科技體制改革紅利不斷注入的創新動力,讓科研團隊克服重重挑戰奮楫篤行,最終收獲了成功與喜悅,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玉溪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統領,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著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市創新能力指數由2021年的24.00提升到2023年的29.98。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玉溪市不斷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制定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方案及實施意見和科技體制改革方案,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和集聚創新資源加快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興玉英才支持計劃”,構建科技創新“人才雁陣”格局。探索建立“小微—科小—高新”創新主體培訓機制,體系化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研發經費投入獎補政策,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創新機制。全市通過不斷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統一領導,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完善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和政策體系,著力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通過科技部總結評估。
堅持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第一主體,大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市科技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16戶、國家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76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7戶、創新型中小企業135戶、省級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縣(村)6個,萬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各類創新主體擁有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載體,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提檔升級,構建產學研融合創新體系,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29個、云南實驗室玉溪分中心2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5個、云南省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對象3個、產業技術研究院1個、“創新聯合體”1個、“人才飛地”1個。認定18個國家和省級星創天地、11個國家和省級眾創空間、6個國家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堅持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緊扣“產才融合”主線,聚力打造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本土科技人才隊伍、技術經紀人隊伍,推動人才創新穿透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認定各類國家級創新人才8人,各類省級創新人才57人、省級創新團隊4個,云南省科技特派員773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團8個。全市“興玉人才支持計劃”認定市級創新創業團隊18個,各類市級創新平臺86個;累計培養玉溪市中青年學科技術帶頭人304人、玉溪市技術經紀人81人。
立足持續推進研發投入增長,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實力。2022年,全市研發投入突破30億元大關,投入強度達1.26%,高于全省1.08%的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占比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30.98億元,位居全省第二。
堅持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合作交流,不斷做大科技創新“朋友圈”。截至目前,我市與國內48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科技創新合作關系,組織開展“院士專家玉溪行”活動,推進“人才飛地”和“創新聯合體”建設。全市持續加大全社會科普力度,全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提高至10.6%,高于全省10.36%的水平,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