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記者 李曉蘭
發展壯大園區經濟,玉溪正當其時。
近年來,玉溪市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壯大園區經濟和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守正創新,不斷優化體制機制,凝聚起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今年2月8日全市抓經濟促發展大會召開后,市委、市政府印發了《玉溪市開發區重點指標考核評價方案(試行)》,全市各開發區圍繞考核體系和自身發展需求,全力以赴激活項目引擎、夯實產業根基,促進園區經濟發展。
以體制機制改革破解發展桎梏
我市從市級層面制定出臺進一步做好開發區優化提升、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支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在市委工業工委的帶領下,全市各開發區充分發揮工業經濟發展主戰場作用,統籌謀劃、布局全市重點工業產業。縣(市、區)委書記擔任所轄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縣(市、區)長擔任管委會主任,領導班子和人員陸續配備到位,體制機制逐步理順。
云南新平產業園區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到園區發展全領域、全過程,構建起“黨工委+兩新黨建工作機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架構。按照“管委會+事業單位+企業”的管理體制,設置“1辦5局1中心”和1家運營公司,剝離園區承擔的安全、環保等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承接省級賦權事項25項、市級賦權事項8項,推動園區更加聚焦發展規劃、區域開發等主責主業。紅塔區黨政主要領導每月定期到園區研究解決經濟運行和項目推進重大問題,統籌全區力量保障重點項目用地。易門縣引進成立兩家專業園區開發公司,全力推進以商建園、以園招商、以商招商,推動“園中園”與“鏈中鏈”融合,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聚集一群”的“滾雪球”效應,實現了政府、開發公司、入駐企業互利共贏。
抓產業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市委、市政府聚焦開發區主責主業,細化了營業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省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規模以上工業稅收共5類14項考核指標,激發了開發區拼經濟的活力和動力,形成了凝心聚力抓經濟、抓產業的氛圍。
云南通海產業園區圍繞以商招商,引進了天津友發200萬噸鋼管及智慧物流項目,招商引資落地弘盛鉑業新型功能材料研發生產等項目;云南新平產業園區聚焦鋼鐵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拓展下游產品精深加工,成功引進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正大制管落地,年產260萬噸鋼管項目從開建到首條生產線生產僅用時110天,預計今年產值可達30億元,推動產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隨著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產業建設的力度加大,全市開發區建設拿到了不錯的“成績單”,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的作用正在顯現。在2023年全省園區經濟發展考評中,玉溪市排名第三。今年1至4月,全市開發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68.75億元,占全市的95.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億元,占全市的36.4%,增速高于全市3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