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新能源電池、新能源電力裝備全產業鏈專班獲悉,2024年,我市將始終堅持“以資源換產業”發展思路,全市一盤棋謀劃布局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加快簽約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實現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產值100億元以上,增加值25億元;新能源電力裝備全產業鏈產值100億元,增加值29億元的整體目標。
我市加快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強化要素保障,落實好簽約項目新能源指標配置工作,并按照項目建設進度協助開展好前期工作。聚焦“強鏈、補鏈、延鏈”,不斷完善新能源電池、新能源電力裝備產業招商計劃,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產業鏈,儲能和光伏風電融合發展,著力擴規模、延鏈條、拓應用。繼續跟進2023年重點在談項目,今年已簽約項目4個,為浙江杭威智能裝備制造年產2萬臺工業車輛項目及3個配套項目。同時,在三元電池產業招商上取得突破,加快電解液、新型銅箔、鋁箔、鋁塑膜、結構件等電池配套項目精準招商,積極開展全釩液流電池、電池回收利用等項目招商,補齊產業鏈空白區域和重點環節。支持做大做強新能源電池終端產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推廣應用,促進全市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同步引進風電裝備、光伏裝備、儲能裝備企業,支持現有新能源電力裝備企業做大做強。積極開展和參加招商宣傳推介活動,加大產業宣傳和外出招商工作力度,隨時了解產業最新動態,與行業領軍企業保持聯系,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積極引進研發機構檢測平臺,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李新海教授團隊與云南燁陽進一步加深合作,利用高新區現有廠房打造新型研發機構,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進行項目孵化和人才培養。
同時,我市精心服務企業,全面解決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速簽約項目落地建設速度,推動重點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推動玉溪億緯鋰能2月份進場施工,玉溪恩捷(一期)年底前完成調試,豐元鋰能(二期)、云南坤天(二期)、浙江星鏈(一期)等項目按期建成試生產。夯實項目落地要素保障能力,高標準抓好園區規劃和建設,著力推動華寧盤溪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順利完成驗收,盡快承接新能源電池產業涉及化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條;強化簽約項目扶持資金保障,超前謀劃水、電、氣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項目滾動謀劃一批、建設一批、干成一批。(玉溪日報記者 李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