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也是推進我市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農村致富帶頭人能夠用敏銳的眼光探索出致富之路,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為村民帶來創業就業的機會,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
在我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的征途上,堅持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重點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同時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讓其留得下、能創業,讓這些致富能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引導群眾走適宜的產業發展路子,為我市鄉村振興注入動能。
為此,我市聚集199個脫貧出列村、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和143個經濟發展薄弱村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和分級分類培訓;對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給予小額信貸、“富民貸”支持,對農村致富帶頭人創辦領辦的經營性項目,優先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項目庫審批實施;集中表揚獎勵優秀,形成正向激勵機制等措施進行跟蹤培養。2022年,我市評選出了5位具有代表性的返鄉人才,激勵示范效應進一步凸顯。同時開辦培訓班,讓他們發揮致富帶頭人“領頭雁”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我市的鄉村振興工作。
以培訓搭建交流平臺
5月18日,我市舉辦2023年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
5月19日,我市2023年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云南(玉溪紅塔)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結業,為期兩天的培訓,讓128名經過篩選的市級重點扶優培強的致富帶頭人齊聚一堂集體學習“充電”,培訓內容包括綜合素養、經營管理、專業技能、自主學習、實習實訓、金融產品宣導等,既有宏觀政策理論又有具體實操課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玉溪市就業局公共就業服務科科長戴旻為學員們解讀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獎補、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服務補貼、返鄉創業園建設等相關政策;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炳勇深入解析高水平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區和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實踐,并進行“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專題解讀與銜接資金扶持項目申報路徑解析,引導參訓學員錨定玉溪新發展階段,找準創新創業新機遇;農行玉溪分行個人信貸部總經理武曉明對近年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介紹,并結合銀行有關政策,向參訓學員開展農村下沉式金融服務宣講,幫助參訓學員擴大融資渠道,助力創新創業……
“我們以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培育鄉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為重點,著力培養一批理念新、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為全市農村致富帶頭人‘充電’鼓勁!庇裣朽l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虎能說,“將他們召集到一起,目的就是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助力,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路子較多、幫帶能力較強、敢闖敢試的特點和優勢,讓有創業愿望、有發展基礎、有致富帶富能力的鄉村創業者在政策宣傳、科技服務、聯農帶農、創業創新方面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作為此次培訓班的教師,原云南省就業局局長、云南省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李鏵表示:“開展鄉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鄉村振興,人才是核心,我們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創業。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人才需要舞臺,政府要給這些返鄉人才搭建舞臺,可以通過制定引才政策、健全激勵機制等來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我在專家的授課中積累了知識,在互動交流中激發了熱情,在經驗分享中拓寬了思路,對未來云南省在內外雙循環經濟形勢下面臨的發展機遇、玉溪新發展階段創新創業新機遇、創業政策、融資政策、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發展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未來帶領家鄉的村民增收致富更有信心了!眮碜匀A寧朵洛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參訓學員普銳在培訓結束后有感而發。
培訓班搭建的交流平臺讓學員們整合有益的經驗和做法,同時也積累了人脈資源,在優勢互補中增強參與市場競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拔蚁耄覀兊闹赂粠ь^人培訓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稱之為‘創客空間’,就是政府為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共同學習理論、自由討論、大膽交流、資源整合、尋找商機,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王虎能說。
玉溪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燦表示,為發揮好農村致富帶頭人的“頭雁”作用,我市將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形成完善的培育長效機制。首先是制定出臺關于致富帶頭人的選拔培養、權利義務、表彰獎勵及監督管理等機制;其次是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不同的培育形式,構建“基層黨組織+合作社+致富帶頭人+農戶”等組織形式,促進多元參與主體的合作共贏;最后是健全政策支持機制,各相關職能部門應通力協作,整合行業部門資金項目政策,進一步完善包括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資源使用、普惠金融、技術推廣、電商物流、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方位支持致富帶頭人創新創業。
帶頭人的領路作用
全面振興鄉村,就必須充分發揮人才引領作用,用好鄉村致富帶頭人,為鄉村振興匯聚新動能。
時下,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推進鄉村建設發展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鄉村發展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看到未來鄉村發展的潛力和機會后,這些年輕人毅然返鄉投入到鄉村建設中,用他們所學的知識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不少人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帶頭人。
李宗文,一個樸實的80后小伙,2012年7月畢業于云南大學體育學院體教專業,與其他同學一樣,剛畢業時為了找工作曾四處參加招聘會。3年間,他在學校當過體育老師,做過足球教練,在私營企業干過銷售,和同學一起開過公司,然而這些嘗試都不如意,他一直在就業和待業的反復波動中思忖:人生的路有千萬條,與其擠在城市里打工,不如回到家鄉廣闊的天地去發展。
2016年4月,李宗文毅然回到貧窮落后的家鄉加入脫貧攻堅隊伍。“起初,人們對我這個年輕的大學生還是有很多的質疑,認為在外面的時間太長了,根本做不了農村工作,肯定干不了多久就會灰溜溜地逃跑掉!崩钭谖恼f。盡管村民對他存在質疑,但是既然決定回鄉發展,李宗文早已暗下決心要闖出一片天。所以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工作能力,不僅消除了大家的質疑,還把各項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條,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而今的李宗文已是易門縣綠汁鎮臘品村黨總支副書記。
易門縣綠汁鎮臘品村是典型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差,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村里基本只剩老幼病殘,沒有好的產業支撐,村里農民收入主要靠種植烤煙、玉米和傳統養殖,產業發展落后。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各方面資金政策的投入,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變,村民的經濟收入也得到提高,如今全村78戶240人建檔立卡戶全面脫貧。
“雖然現在已經完成脫貧,但目前及未來臘品村想徹底擺脫貧困、穩定經濟發展就必須有自己的產業。”回到村里工作后,李宗文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發展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而在此期間,村“兩委”也在不斷探索,先后嘗試了茶葉種植、蘿卜種植、泡核桃種植等,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突破產業發展難關。
經過不懈的努力后,在鎮黨委的幫助支持下,李宗文也分析了原因、總結了教訓,與村“兩委”重新梳理了適合村子發展的產業,最終確定了臘品白羽烏雞養殖。項目于2021年11月竣工,設孵化脫溫廠、散養廠兩個區域,建有孵化室、脫溫(保溫)室、保育室、飼料倉庫、管理房等設施!绊椖拷ǔ珊,可形成臘品烏雞育種、擴繁、推廣一體化推進的養殖體系,實現售賣雞蛋、雞苗、肉雞三個路徑的經濟收入,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崩钭谖恼f。
為了帶動當地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臘品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助力產業發展,推廣“黨總支+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黨總支牽頭從18個村民小組中精選種雞進行保育擴繁,鎮黨委多方協調爭取技術資金支持,完成品種純度鑒定,指定鎮高級獸醫師做好日常工作指導。目前,合作社共養殖種雞500羽,完成孵化雞苗4批次、600羽!敖酉聛,我們將進一步提升規范管理水平和養殖技術,擴大養殖規模、加快品種保育促繁,爭取年內將4000余羽雞苗投放到群眾手中,指導農戶散養,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打造‘臘品白羽烏骨雞’品牌!崩钭谖恼f。
有想法、有闖勁的李宗文是眾多返鄉年輕人中的一員,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江川區光山村的光山多肉產業園已初具規模。
陳坤,現為玉溪江川坤宇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被當地群眾評為“種植致富能手”“江川多肉第一人”。2014年回鄉發展多肉花卉種植,開啟了創業之路。2019年在安化鄉光山村組織坤宇家庭農場經營,2021年7月成立玉溪江川坤宇花卉有限公司,2022年4月成立坤鑫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敢為人先,率先發展多肉花卉種植產業,帶領周圍群眾共同致富,成為光山村的農民致富“領頭雁”。在他的帶動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光山多肉產業園已初具規模,現有企業1戶、家庭農場28戶、專業合作社1個,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
在張志海的帶動下,元江澳洲堅果種植形成了規模。
張志海,元江縣張海水果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元江試種澳洲堅果成功后,于2016年成立元江縣張海水果種植有限公司,并先后成立元江縣澳洲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元江縣澳洲堅果開發有限公司,在元江縣陸續推廣種植澳洲堅果。截至目前,全縣范圍內澳洲堅果種植產業直接帶動農戶1988戶,其中:脫貧人口及三類監測對象種植戶168戶782人,退役軍人種植戶66戶,黨員種植戶86戶,全縣種植的澳洲堅果有1萬多畝,1600畝處于掛果期,每畝帶動農戶增收約2600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拓寬了農業增收新途徑,帶動鄉村生態旅游業與經濟林的發展。
無論是正在探索產業發展的李宗文,還是陳坤、張志海這樣已經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的創業者,他們的經歷是一個個鄉村實現產業振興的縮影,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逐漸形成地方特色產業。
支部書記的“頭雁效應”
鄉村振興,基層黨員干部隊伍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市積極探索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帶頭人作用,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華寧縣寧州街道城關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何永輝便是這樣一個鄉村振興的“領航人”,在他的帶領下,城關社區實現了華麗的蛻變,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橘鄉鋪展開來。
何永輝正在查看棚內菌菇生長情況。
見到何永輝的時候,他正在忙著將菌包生產車間改造為養菌房的工作,一通通電話打進打出,千頭萬緒的工作就像他頭上的白發一樣剪不斷,理還亂!胺浅1福@久工作上有些忙!焙斡垒x禮貌地向記者解釋,“我們現在要擴大規模,計劃將菌包的培育量從現在的100萬袋提升至300萬袋!
何永輝忙碌的身影背后是社區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和村民的增收致富。當我們來到食用菌種植基地,大棚里一個個白色的菌包散發著菌菇獨有的甜香味,何永輝告訴記者,一個菌包能有15元的利潤,一個棚可以有4.5萬元的收入。“我們正在探索托管運營的發展模式,就是把大棚交給社區居民來管理運營,管理這樣的大棚獲得的收益比他們外出打工的收入高多了,這一模式發展一旦成功,就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收入!焙斡垒x說。
從磚廠經濟到商鋪經濟,從探索羊肚菌種植到發展食用菌產業。近年來,城關社區在何永輝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路,作為社區干部的何永輝,一頭連著國家政策,一頭系著老百姓,他充分發揮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作用,憑借敏銳的市場眼光和敢闖敢試的拼搏精神,讓社區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何永輝告訴記者,2012年以前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磚廠,后來通過盤活閑置房屋、商鋪、土地等資源,建設形成了社區商鋪經濟帶,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商鋪租賃!半S著城鎮化的發展,現在的城關社區不再是以傳統盤田種地為主了,已進入向新型城鎮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從有地農民到失地農民再到城鎮居民的轉變,社區單一的發展模式和失地群眾創業就業問題之間的矛盾急需解決,就如何實現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解決好群眾就業、經濟增收的問題已迫在眉睫。”何永輝說。
2019年,為探索多元化發展,經過多方考察,社區黨員干部一致認為種植食用菌占地面積少,市場前景好,符合社區走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實際。同年10月,社區黨員干部帶頭成立了華寧縣泉味鮮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支部+基地+黨員群眾”的產業發展模式,專業合作社開始走食用菌產業化發展道路,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有效解決社區居民創業就業難題。
城關社區以聯農帶動共富為目標,以點帶面拓展致富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年產優質栽培菌種110萬袋,銷往新平、通海、紅河州等周邊地區,輻射帶動失地群眾300余戶、縣內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無支柱產業村(社區)12個和縣外從事食用菌產銷一體化經營村(社區)28個,區域內實現年產羊肚菌、平菇、白參等各類鮮菇1500余噸,生產羊肚菌午餐肉、羊肚菌紅燒肉即食罐頭等8個深加工產品,產值達2000余萬元。
城關社區居民楊會芬而今在村辦企業打工,工資從剛來時每月的2400元漲到現在的4000元,在村集體帶頭探索羊肚菌種植后,楊會芬看到種植羊肚菌帶來的效益,于是便租了12畝土地嘗試種植,第一年投入13萬元,由于管理到位,羊肚菌長勢良好,當年就收益19萬元。“把本錢苦回來還賺了6萬元,以后每年,這12畝羊肚菌都能帶來十多萬元的收入,加上在公司打工的收入,我覺得很滿足!睏顣腋嬖V記者。
說起何永輝,大家都豎起大拇指。“現在的好日子都是何書記帶領我們干出來的!睏顣冶硎荆卩l村振興道路上,何永輝是一位敢擔當的“領頭羊”。在楊會芬身邊,像她這樣通過跟著社區干而改變生活狀況的不在少數,而這一切的功勞大家認為都歸功于何永輝的帶頭作用。而今,城關社區已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振興之路,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讓大家能夠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何永輝個人也榮譽滿身,云南省委授予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玉溪市好支書、玉溪市鄉村振興先進個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十佳人大代表”。
在何永輝身上我們可以窺見鄉村振興工作中村干部的帶頭作用以及其帶來的“頭雁效應”,在他帶領下城關社區的蛻變正是我市村干部“頭雁效應”的生動寫照。(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長青)
【短 評】多措并舉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
□ 初墨
鄉村振興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而致富帶頭人則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從江川光山村多肉種植的崛起到元江澳洲堅果規;l展,從華寧城關社區食用菌產業的落地生根到通海大樹社區農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這些實踐探索,都得益于農村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在他們的引領下才逐漸形成地方產業特色。
時下,農村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作用日益重要,為了培養更多的致富帶頭人,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挖掘大量有潛力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首先,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如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管理培訓等,提高致富帶頭人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發揮帶頭作用。其次,可以通過組織實地考察、交流學習等方式,讓致富帶頭人了解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激發其創新創業的熱情和信心。再次,可以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方式,鼓勵致富帶頭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提高其參與度和責任感。
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投身廣闊的農村大地,用青春和熱情澆灌理想之花,用奮斗和奉獻譜寫鄉村振興的和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