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區加強旱情監測預警、強化會商研判,華寧縣把生活用水困難的村組提前納入農村供水保障項目優先實施,易門縣及時組織群眾開展抗旱抽水、拉水、送水等生產自救,峨山縣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抓好節水工作……面對此次發生早、發展快、程度深的旱情,全市各級各地切實加大旱情研判力度,及時掌握旱情發展態勢,做到早謀劃、早動手、早應對,不等不靠,積極主動組織開展抗旱保民生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19691人次、運水車輛2770輛次和1.13億元資金抗旱,累計抗旱澆灌24.08萬畝農作物,臨時解決6649人、4795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旱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先后組織5次全市抗旱會商、5次中心城區供水專題會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于今年1月及時發出抗旱號令,市政府多次對抗旱減災救災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和調度,要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干旱風險,嚴格落實以地方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核心的抗旱責任制,切實加強轄區和行業抗旱工作組織領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紅塔區、江川區、華寧縣、易門縣、峨山縣、新平縣、元江縣等7個縣(區)已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統籌應急、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持續派出工作組,深入各縣(市、區)指導抗旱工作。
“面對旱情,玉溪把工作著力點放在了持續排查旱災風險隱患和搶抓有利時機增強供水能力等方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利、住建、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行動,動態摸清城市、集鎮、農村水資源底數,算清供需“水賬”,制定切實可行的水資源調度措施和應急供水保障方案應對旱情。各級有關部門制定了“一庫一策”管控措施,讓有條件的地方采取引、提等措施增蓄,指導動員群眾開展小水窖補水。同時,搶抓水利施工黃金期,組織好冬春歲修,全力保障抗旱和春耕供水。加快推進農村供水保障三年專項行動和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提升供水能力和飲水質量。
目前,我市制定了《玉溪市2023年人工增雨方案》,氣象、水利部門已分別向省級提報需求。氣象部門已爭取到省級飛機增雨架次及相關應急抗旱增雨物資補助,并啟動工作機制,抓住有利天氣過程實施增雨作業,以改善土壤墑情,緩解旱情,降低森林火災風險。
今年2月中旬以來,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水利部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先后派出工作組深入我市進行指導,對玉溪多舉措組織開展抗旱救災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加強旱情調查分析、統籌協調、統計上報等工作,強化市、縣、鄉協調聯動和監測會商,積極主動向上爭取支持,堅決有力抓好抗旱救災各項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玉溪日報記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