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玉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在城市更新居住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工作中,我市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突出治理“城市病”,通過加快推進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城中村、老舊廠區和老舊街區改造,推動居住品質提升,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市部分區域也表現出公共服務設施承載力不足、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在實施城市更新居住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時,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使城鎮綜合服務功能日益完善、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按計劃,2022年至2024年,全市實現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89個、城鎮棚戶區7966套、城中村32個、老舊廠區10個、老舊街區2個。
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重點改造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實施成片改造的可適當延伸至201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至2024年,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老舊小區。同時,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做到基礎類應改盡改,完善類宜改則改,提升類能改則改,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同時,統籌黨建、養老、托幼、教育、醫療、消防、環衛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以完整社區的標準和“15 分鐘生活圈”的規模實施改造。
在城鎮棚戶區改造方面,重點改造設市城市、縣城和重點鎮規劃區范圍內的簡易結構房屋較多、建筑密度較大、房屋使用年限較長、使用功能不全、基礎設施簡陋等區域。嚴格執行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準,堅持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相結合。在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充分運用市場手段,努力實現縣域范圍內棚戶區改造資金收支總平衡。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重點改造城市建成區內已無農村戶口和集體用地、撤銷了鄉村行政建制、實施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城鎮管理的區域。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完善配套、同步建設,不斷提升城中村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
在老舊廠區改造方面,有序實施城區(城鎮)老舊廠區的搬遷退出和向園區聚集,實施老舊廠區“退二進三”等多元化改造,提升用地效率,活化利用工業遺產,盤活老舊廠區資源,促進老舊廠區可持續發展和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
在老舊街區改造方面,重點改造功能不完善、品質不高、需提升改造的街區,優先改造具有傳統風貌和地方人文特色的老舊街區,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活力街區。(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