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玉溪市民政局獲悉,為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著力構建城鄉統籌、信息共享、分類施策的綜合救助體系,更好地回應和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需求。
去年7月,我市加大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城鄉低保標準月人均分別提高到700元、445元,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月人均提高到910元。同時,不斷完善社會救助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全市核對車輛、住房等信息200余萬條,新增城鄉低保對象3232人,清退保障對象5844人,不斷提升社會救助的精準性。在全省率先通過“一卡通”管理平臺發放社會救助保障金。2022年,全市共發放低保、特困供養救助資金3.18億元,保障全市困難群眾57394人。
今年我市將加強社會救助的擴圍增效工作,逐步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落實精準救助、高效救助、科學救助的要求,加強動態監測,建立分析研判機制,讓困難群眾應保盡保,堅決杜絕錯保、漏保、慢保,發揮好民政部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為確保精準救助,今年我市將繼續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拓展核對業務范圍,全力推進涉社會救助信息交換與共享工作,加快形成齊抓共管、互動有力、運轉高效的社會救助新格局。民政部門將與鄉村振興、人社、住房城鄉建設、教育、醫保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通過數據交叉比對、關聯分析和綜合評估,篩查低收入人口,并及時查訪核實、及時救助幫扶。
今年,我市將在分層分類、綜合高效實施救助方面下功夫。民政部門將發揮好覆蓋全市711個村(社區)社會救助協理員的作用,及時摸排困難群眾需求,并將求助信息推送至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根據職能職責及時提供醫療、住房、教育、就業、受災人員救助等專項救助和幫扶,在全社會形成救助合力。同時,將支持發展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依托社工、志愿者力量,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推動形成服務類社會救助。
據悉,今年我市還將開展居住地申辦低保特困供養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困難群眾在全省居住地和戶籍地均可申請辦理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工作業務,解決居住地和戶籍地不一致的困難群眾申辦低保、特困供養難題。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繼續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的社會救助體系。(玉溪日報記者 白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