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小孩發燒,誰家有藥可以賣我點?”
“我家有,只送不賣!
“藥已經放在你家門口啦,記得出來取!
……
近段時間,這樣互幫互助的暖心事每天都在一個叫做“鄰里互助志愿者群”的微信群里發生著。一條條求助信息在群里發出后,志愿者、熱心鄰居紛紛回應,很快藥品就傳遞到需要的人手中。
建立互助微信群是蒙自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帶頭開展的“鄰里互助 藥品共享”愛心行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有超過2000名市民加入到愛心行動中,有力幫助基層群眾解決藥品供應緊張的問題。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為認真落實“新十條”要求,省文明辦、省民政廳、省志愿服務聯合會發出共同倡議,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開展新階段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為響應號召,全省各地新階段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不斷推陳出新,積極發揮志愿服務組織和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創新服務路徑 志愿服務“暖人心”
全省各地各部門廣泛調動志愿力量參與疫情防控,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社區、農村、企業、機關等組建防疫志愿服務隊,向周邊群眾、同事提供有針對性的關愛和服務。充分發揮“志愿者就在群眾身邊”的優勢,吸引更多群眾加入防疫志愿者的行列,掌握科學防疫和助人自助的方式,及時幫助附近的鄰里群眾、及時解決風險隱患。組織志愿者積極主動關注、收集群眾防疫需求,及時了解群眾在防疫方面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困難等,有針對性地提供關心和幫助,提供解答和支持,緩解焦慮。對于重點人群的特殊需求及時提供關愛幫助,爭取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的支持幫助,協同做好政策宣傳、健康教育、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健康調查、感染者居家治療管理、購藥送藥和服務保障等工作。
各地基層志愿服務工作者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包括疏通醫療物資共享、關注重點保障群體、服務次生社會需求等。在昆明市東川區,駐村工作隊購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會同當地村委會開展防疫物資發放防疫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將鄉村振興、黨員服務和志愿服務有效結合,為重點人群建立安全屏障。昆明好人館學雷鋒志愿服務站設立了“共享醫藥箱”新服務,吸引周邊群眾將常見的中西醫非處方退燒藥及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等疫情防護用品放置于共享醫藥箱內,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享給有需要的市民群眾。連日來,伴隨著一個個“共享藥箱”的陸續投用,一幕幕愛心互助場景不斷上演,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情感距離,也匯聚起同心防疫的強大力量。
豐富宣傳形式 科學防疫“聚合力”
近期,由于社會面奧密克戎感染者數量增多,造成全省獻血者短缺多地血庫告急,包括昆明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總隊在內的多支志愿服務組織對義務獻血志愿者及時響應需求號召,有力緩解了當下血液庫存告急的情況。
為號召專兼職志愿服務工作者在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之下,不斷提升服務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專業性,全省多地陸續發布了《致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倡議書》,充分調動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關愛行動中來,關心愛護老年人、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孕產婦和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強化健康管理摸底調查,根據群眾反映需求,提供有針對性、有實效性的服務內容。同時,深入推進農村地區愛國衛生運動,通過全省應急廣播大喇叭等,用村民聽得懂、能理解的地方語言和方式,深入宣傳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開展群眾容易接受、內容豐富的防疫志愿服務活動,推動科學理性認識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種,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科學防疫水平。
此外,我省充分利用“線上服務”“網絡服務”“云服務”的優勢,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社區(村)、不同群眾設計傳播形式新穎內容科學的防疫知識,將防疫志愿服務與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相結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文明生活水平。根據群眾特點,挑選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內容,以小圖畫、小視頻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宣講科學防護措施,讓切實有效的科學知識深入千家萬戶、融入生活之中。
下一步,我省將堅持扎實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不斷落實落細保障措施和服務舉措,提升科學防疫水平,切實解決群眾的防疫需求與困難,引領群眾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團結協作精神,使科學防疫、互助防疫等全新社會風氣蔚然成風。
云南網記者 陳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