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溪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定不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多年來,玉溪市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嚴格環境準入,有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通過產能置換,進一步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有序化解過剩產能,繼續深化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鋼鐵、有色、建材、磷化工等行業的骨干企業加大技改力度,提升裝備水平,助推綠色生產水平提升。
多年來,我市堅決遏制“兩高”行業盲目發展,推進各行業能耗“雙控”工作。2020年以來,累計淘汰煉鋼產能430萬噸,關閉5個產能120萬噸/年的煤礦;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2021年,全社會能耗強度下降8.1%,順利完成省下達的3.3%以上目標任務;2022年上半年,玉溪市單位GDP能耗下降5.5%。
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增添生態文明亮色。我市以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為先導,合理確定全市重點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通過“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全市11個工業園區均已開展規劃環評,園區內新改擴建鋼鐵、化工、建材等項目的環評均滿足區域、規劃環評要求;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玉溪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循環化改造,被工信部列為國家級綠色園區。貴研資源(易門)有限公司等11戶企業獲國家、省級綠色工廠稱號。
為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我市因地制宜,制定實施《玉溪市打造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玉溪市三湖徑流區農業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等。2022年,玉溪市5個品牌獲云南省“10大名品”,居全省第二,1戶企業獲評綠色食品“10強企業”,1戶企業獲評綠色食品“20佳創新企業”。
為支持綠色發展,我市持續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綠色貸款余額168.24億元,同比增長60.37%。
天覆地載,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市廣泛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正在形成。圍繞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七大重點行動領域,全市持續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人與自然建立起了更加和諧的關系,讓玉溪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更加牢固。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玉溪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厚植了全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底色和成色,全市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1079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352億元。(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