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今年以來,我市多部門合作,以“女童保護”項目為抓手,借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東風,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項目,全力推動預防性侵未成年人專項工作的開展。截至目前,全市37627名兒童受益安全教育公益課堂。通過開展全覆蓋、專業化、課程化的公益安全教育,為女童撐起“保護傘”。
□ 玉溪日報記者 劉黎 文/圖
“每當看到孩子們臉上露出從羞澀到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們就知道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華寧縣青龍鎮中心小學教師陳洪波說。
微光成炬照亮兒童美好未來
2022年4月,玉溪市婦女聯合會、玉溪市教育體育局、玉溪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啟動“女童保護”項目,在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總部的指導、協助下,開展“女童保護”兒童安全教育課程的推廣普及。
為確保授課的專業性與嚴謹性,三部門公開招募選拔講師志愿者,打造核心講師團隊。因為“保護孩子”的共同目標,174名來自教育、婦聯、檢察系統的愛心志愿者積極參與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總部組織的線上培訓和線下小組教研磨課,通過嚴格的試講考核后,成為正式講師,并組建“女童保護基金云南玉溪春雨團隊”,深入全市各學校(幼兒園)、社區開展宣傳普及活動。
“女童保護基金云南玉溪春雨團隊”共有9個分隊,陳洪波是華寧縣分隊青龍片區的一員,27年扎根山區農村從事教育工作,她深知開展兒童防性侵教育的重要性,一直希望能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在農村,‘兒童防性侵’對于家長、教師和孩子們來說都是一個敏感話題,雖然知道這對于保護兒童來說非常重要,但不知道該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陳洪波說。
通過自學和參加相關培訓,兩年前陳洪波開始嘗試在學校宣講兒童保護安全知識。在得知“女童保護”項目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陳洪波報了名,并通過層層選拔、培訓和考核成為講師志愿者。
取得講師證書后,借助學校優勢,陳洪波利用到各校點開展工作的機會開講“女童保護”兒童安全教育課。截至目前,陳洪波和片區另外三位講師授課20節,覆蓋6所完小,受益學生1300余人。
37627名兒童受益公益課堂
“身體是時刻陪伴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愛護和保護它。”“如果有人觸摸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感到不安全、奇怪、別扭、不舒服,我們要敢于說‘不’。”日前,“女童保護”兒童安全教育課《愛護我們的身體》在紅塔區大營街杯湖小學、通海縣九街小學、華寧縣寧州街道郭家營小學開講。
課堂上,志愿者們從認識身體、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遇到性侵害時該怎么做等方面,系統講授兒童防性侵安全知識。課堂中穿插了趣味問答、互動游戲、情景模擬等環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使孩子們認識到身體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什么是性侵害、怎樣預防和避免性侵害,有效提升依法維權能力,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兒童防性侵知識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短板弱項,用孩子們能夠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安全教育,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位前來聽課的家長說。
截至10月初,在短短6個月間,“女童保護基金云南玉溪春雨團隊”在全市各縣(市、區)城鎮、農村幼兒園、小學及社區開展“女童保護”兒童版課程《愛護我們的身體》、家長版課程《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性侵》公益宣講702場次,受益兒童37627人、家長及教師1383人,發放“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兒童版37627冊、家長版214冊。
織密保護網愛心在路上
項目啟動以來,我市還將“女童保護”專題教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通過地方課程、少先隊活動課等方式,從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入手,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多層監護防范的立體保護網,探索出了一條全覆蓋、制度化、課程化的公益之路。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印發《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關于在小學高年級全覆蓋開設“女童保護”防性侵教育課程的通知》,明確在全市小學五、六年級全覆蓋開設“女童保護”防性侵教育課程。同時,教育、婦聯、檢察三部門適時開展工作督導,堅持把平臺搭好、把措施落實好,為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
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龔桂存表示,下一步將結合調研及分析研判,進一步推動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及學生家長開展防性侵教育的立體網絡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共同織密保護網,切實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