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家庭醫生、創新醫保支付方式、深化藥品集中聯合限價采購、升級醫療機構費用結算模式……近年來,一項項醫療惠民政策如春風般深入玉溪百姓生活,讓市民享受醫改政策紅利的同時,更為政府心系民生的舉措點贊。
今年49歲的白興法家住紅塔區,半年前感覺氣促、渾身無力,到玉溪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肺泡蛋白質沉積癥”。“當得知我患的是罕見病時,我想著肯定要到省上治療,但醫生告訴我這個手術玉溪也能做,這樣既方便家人照顧,也省下了來回的車費。”白興法說,他這個病需要對肺進行灌洗,前后灌洗了兩次,現在病情已經好轉,也能下地干活了。白興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屬于城鎮低保對象,今年8月12日至16日住院治療的費用為2599.28元,其中基本醫保統籌支付1802.14元,大病保險統籌支付502.03元,醫療救助206.58元,通過“三重保障”后自己最終只支付了88.53元。據悉,為了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經濟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我市大力提升醫療救助托底保障能力,依法對困難群眾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白興法就是這一利好政策的受益者。
今年40歲的飛翔患有尿毒癥,兩年前開始做血液透析治療,每周透析三次。記者在飛翔的微信上看到,為了方便患者透析,醫院專門建立了“腎友群”,每位患者的透析時間、透析機位日程表上都標得清清楚楚,患者一目了然。“我這個病屬于重大疾病,報銷比例為90%,如果沒有那么好的政策,普通老百姓是難以承受這筆費用的,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飛翔說,他自去年10月到目前的醫療費用為5532.95元,按90%比例報銷后,自己僅支付了553.3元,這筆費用對他來說能夠承擔。
今年85歲的攸素芳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今年又因腦梗死入院治療。談起百姓就醫體驗的變化,攸素芳激動地說:“如果沒有那么好的政策及醫療環境,自己根本活不到現在。”攸素芳告訴記者,以前醫療條件差,老百姓看病樣樣都要自己掏錢,現在政策越來越好,醫療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老百姓看病還有醫保報銷,花很少的錢就能把病看好,讓玉溪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看病不再難”的實惠。
玉溪日報記者 黃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