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社會聚焦
人均耕地0.76畝!玉溪是如何打造“滇中糧倉”的?
2022-08-25 08:51:39

因精耕細作的歷史傳承,長期以來,玉溪糧食單產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于是有了“滇中糧倉”的美譽。1998年起,隨著烤煙“雙控”政策實施,全市蔬菜、花卉、水果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迅速崛起,糧菜、糧花、糧果等糧經作物爭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玉溪農業生產的“兩難”問題也日漸凸顯。

面對玉溪人均0.76畝耕地的家底,如何破解“兩難”問題?一方面要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按10%左右的幅度增長;另一方面要確保糧食生產安全,解決糧食穩產保供問題。怎樣解決人多地少、種糧比較效益低、糧經作物協調發展等問題,成為玉溪一個重大的“三農”課題。

玉溪打造“滇中糧倉”的輝煌與困境

“20世紀80年代前,滇中大地特別是‘三湖’周邊稻谷飄香、麥浪萬頃,美麗的紅河谷-綠汁江畔更是早稻、中稻、晚稻割了一茬又一茬。”玉溪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云光回憶說。

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糧食生產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玉溪糧食單產大幅提高,1982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邁上60萬噸臺階,1998年糧食總產量沖到70萬噸,創下糧食總產量最高峰,單產水平居全省前列,成為玉溪打造“滇中糧倉”的輝煌里程碑。

1998年,烤煙“雙控”政策實施后,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全市蔬菜、花卉、水果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迅速崛起,壩區糧菜、糧花爭地和山區糧煙、糧果爭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種糧比較效益大幅下滑,全市糧食產量從1998年的70萬噸逐年減少。

特別是1998年到2006年這段時間,玉溪糧食產量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下降趨勢明顯。到2006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僅有134萬畝,較1998年的200萬畝縮減了66萬畝,農民種糧積極性逐漸進入低谷。

玉溪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張志軍告訴記者:“為扭轉全市糧食生產頹勢,從2006年開始,玉溪通過‘藏糧于地’的各種智慧和‘藏糧于技’的諸多突破,全力打造‘滇中糧倉’升級版,玉溪糧食生產出現了一個較長的高潮期。”據行業統計,到2021年,全市平均每畝糧食產量達369.4公斤,比1978年的239公斤增長了0.5倍,年均遞增1%,水稻、玉米、小麥單產居全省前列,從2006年到2021年,全市糧食生產創造了“十六連增”的佳績,續寫了玉溪打造“滇中糧倉”的輝煌篇章。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玉溪智慧和方案

立秋前夕,記者在澄江、江川、通海、紅塔區、峨山、新平和元江采訪時看到,“三湖”周邊的稻谷多起來了,玉米成為澄江壩子廣袤田野的主角,紅塔區為推進鮮食玉米規模化發展,在小石橋鄉舉辦了鮮食玉米新品種現場觀摩暨品鑒會,以篩選最佳的新品種。“在玉溪,‘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有三個亮點:大山深處藏著玉溪的‘大糧倉’,間套種糧食面積超百萬畝,輪作制度讓糧食種植大步回歸。”楊云光如是說。

為了一探大山深處藏著的“大糧倉”,記者從新平縣漠沙鎮跋涉近40公里山路來到雙河村,這里百畝連片的玉米地隨處可見。據了解,該村因常年雨水偏少和缺少灌溉用水,只有種植較耐旱的玉米才有收獲,其他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都種不出來。

怎樣解決當地村民的增收問題和實現鄉村振興?“雙河村曾經是一個貧困發生率較高的小山村,在漠沙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在農業農村部門的引導下,該村充分利用國家對糧食生產的各種強農惠民補助政策,利用山地多的優勢,通過良種良法等科技增糧措施,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糧食生產,蝶變成一個脫貧致富的小康村和種糧大村。”漠沙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丁建文回答記者。

據了解,雙河村并不大,卻是漠沙鎮的種糧大村,全村共240戶910人,人均耕地23.7畝。今年,全村共種植玉米1.3萬余畝,平均每戶種植玉米54畝,去年全村平均每戶種糧收入達8萬元左右。雙河村舍達河小組村民王家貴對記者說:“我家今年種了130畝玉米,正常情況下平均每畝玉米的收入有1500元左右。”新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存會說:“像漠沙鎮雙河村這樣藏在深山的種糧大村全縣還有不少,截至今年7月底,全縣共種植玉米32萬畝。”

為了見識元江縣果樹地里藏“糧倉”這道風景和了解全市間套種糧食面積超百萬畝的實績,記者于近日來到元江縣曼來鎮曼來社區的一片青棗地里,村民楊中明一家正在地里修剪青棗樹枝條,透過四散開來的樹枝,黃燦燦的陽光正好散落在青棗樹下套種的稻谷上,沉甸甸的稻穗已經泛黃,飽滿顆粒上細細的谷芒清晰可見。

“立秋后大概一兩周就可以收獲了,我們村家家戶戶的青棗地里都套種了玉米,每畝可產玉米三四百公斤。今年,我家1.6畝青棗地里沒有套種玉米而是套種了旱稻,在縣農業農村局農技人員的培訓指導下,我家青棗地里套種的旱稻長得很好,預計畝產量達500公斤左右。”楊中明樂呵呵地說。

“今年,元江縣首次在青棗地里套種旱稻,試驗示范成功后,明年將在全縣推開。”元江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發展規劃股的白福玉表示。近年來,元江縣為破解“兩難”問題,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一條在青棗地里套種玉米的路子,全縣套種玉米的青棗地常年保持在1.8萬畝左右,按平均每畝產300公斤計算,僅青棗地里套種玉米一項,全縣可增產糧食540萬公斤。

目前,除了青棗地里套種玉米外,元江縣還充分利用熱區資源優勢,大力推廣“果園+玉米、甘蔗+玉米、甘蔗+豆類、甘蔗+馬鈴薯”等多種間套種模式促進糧食生產。近年來,全縣間套種面積常年保持在40萬畝左右,新增糧食1500多萬公斤。

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進成告訴記者:“玉溪市為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提高糧食產量,推陳出新和創造發明的各種間套種模式達20多種,并通過集成推廣‘最佳’種植方式、‘最少’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產量效益的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模式,為全市百萬余畝間套種糧食生產提供技術支撐,提高糧食產量。”據玉溪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旬,全市大春糧食間套種面積達111.9萬畝。

談到輪作制度讓糧食種植大步回歸的話題,楊云光直言:“‘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玉溪智慧,有些是用代價換來的,比如新平縣漠沙鎮苦瓜與水稻的水旱輪作經典模式。”

據了解,新平縣漠沙鎮1993年前是稻谷主產區,稻谷一年種兩茬很普遍。1993年,曼勒社區試種大白苦瓜成功后,以苦瓜為主打的蔬菜產業迅速崛起。高復種指數的苦瓜連作幾乎毀掉了漠沙鎮一個種植面積2萬多畝、產值超億元的苦瓜產業。“挽救漠沙苦瓜產業最有力的措施首推水旱輪作。”新平縣漠沙鎮曼勒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文昌一言以概之。

據介紹,漠沙的“菜―稻”輪作模式,一般是大春種稻谷,秋冬種苦瓜,水旱輪作能有效調節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蟲害。通過水旱輪作,水稻每畝平均增產50公斤左右,苦瓜每畝平均增產1噸左右,實現了糧食種植大步回歸和苦瓜增產增收的“雙贏”結果。

“現在,漠沙鎮菜農嘗到水旱輪作甜頭后,都會自覺進行水旱輪作。近年來,全鎮水稻種植常年穩定在2萬畝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全鎮水稻種植面積達23680畝,產量預計達1300萬公斤。”丁建文告訴記者。據介紹,目前我市輪作制度有水旱輪作和旱旱輪作兩大類,通過輪作,全市增加種糧面積10萬畝、產量400萬公斤。

打造“滇中糧倉”的玉溪答卷

“玉溪打造‘滇中糧倉’的堅守和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兩難’問題,靠的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智慧,這個智慧的精髓就是‘雙贏’理念,它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玉溪精神的玉溪農業實踐。”玉溪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春平坦言。

近年來,為保護“三湖”,玉溪在“雙贏”理念引領下,探索出一條既能保護“三湖”又能增加糧食產量,還能通過農旅融合增加糧食生產附加值的模式,在“三湖”周邊推廣運用后成效顯著。近日,記者在澄江撫仙湖北岸看到,沿湖公路以南地帶共種植了413畝水稻和旱稻。陣陣涼風吹來,稻田在藍天白云和清澈的撫仙湖湖水映襯下,如同刻在大地上的一首“田園詩”,引來許多游客拍照留念。

澄江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綜合服務管理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成春介紹:“近年來,澄江市以保護撫仙湖為契機,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糧食生產,積極引進云南正大種業有限公司等公司大力發展玉米制種業。引進玉溪三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今年共種植1510畝水稻,加工中高端大米。”據統計,今年澄江撫仙湖徑流區共種植糧食作物54300畝,種植糧食作物與種植蔬菜相比,每年平均每畝化肥、農藥用量分別降低65%和60%以上,真正實現了保護撫仙湖與增加糧食產量的“雙贏”目標。

在“雙贏”理念引領下,玉溪既增加糧食產量又增加農民收入的措施還有很多。近年來,我市通過種養結合大力發展青貯飼料玉米種植,通過調整品種結構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種植,既增加了糧食產量,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今年我市計劃種植鮮食玉米12萬畝,預計總產量達1.8億公斤。我市還通過多年生稻的試驗示范,帶動農民種植多年生稻,實現降本增效和增加糧食產量。“從2016年至今,全市在新平、元江等8個縣(市、區)累計輻射帶動種植多年生稻12.5萬畝。”楊進成說。

在總結玉溪市扛實區域糧食生產安全責任工作時,張志軍說:“近年來,我市為打造‘滇中糧倉’升級版,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大十項科技增糧措施推廣力度,從講政治的高度,認真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同時,大力支持新平縣創建糧食生產大縣,帶動各縣(市、區)比學趕超,積極生產糧食。”今年,新平縣多措并舉狠抓糧食生產,截至7月18日,全縣共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4.6萬畝,完成計劃數的98.9%。

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67.7萬畝(行業統計),預計今年完成糧食產量62.66萬噸。“滇中糧倉”玉溪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m.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61947|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