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社會聚焦
解讀《玉溪市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2-03-01 11:12:31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敏

人才是保障全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撐。圍繞貫徹落實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如何把人才作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實施好人才強醫發展戰略。為此,我市制定出臺了《玉溪市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三個方面二十七條具體措施作出安排部署。《意見》的出臺,將從哪些方面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衛生健康人才隊伍還有哪些短板要補?對這些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玉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意見》起草的背景與依據

近年來,我市衛生健康人才工作緊緊圍繞健康玉溪建設,堅持引、培、用并重,提質擴面,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斷擴大、質量明顯提高。在人才引進擴增量方面,我市通過農村訂單定向委托培養、提前招聘、公開招聘、專項人才招引、柔性引進等方式,加大緊缺急需專業人才的招錄、培養,人才總量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全市醫療機構在崗職工24520人,衛生技術人員20043人,執業(助理)醫師7029人,注冊全科醫生493人;全市衛生技術人員中博士12人,碩士355人,學士3431人;研究生375人,大學本科6225人;正高218人,副高1219人,中級2846人,助理/師級5524人。

據分析,雖然我市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總量不斷擴大,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醫療衛生人才總量不足。現有的醫療衛生人才總量僅占總人口數的0.6%,遠遠不能滿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編外人員達醫療衛生人才總量的50%,隊伍穩定性相對較弱。二是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專業、基層醫療機構招人難、留人難。三是人才資源配置不均衡,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2020年6月,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條措施》。為貫徹落實好省、市精神,切實有效解決醫療衛生硬件與軟件建設不匹配的問題,持續補齊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整體質量不高和能力偏低、結構分布不合理、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長效保障管理不到位等短板弱項,深化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營造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結合我市實際,玉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協同相關部門起草了《意見》(送審稿)。經多次征求意見修改,《意見》最終順利出臺。

《意見》重點突出三個方面

《意見》共三個板塊二十七條,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措施,重點突出三個方面。

一是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云南省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條措施》。

二是針對性強,聚焦我市衛生健康服務薄弱環節,重點針對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不足、整體質量不高和能力偏低、結構分布不合理、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等短板弱項,提出我市衛生健康人才階段性具體定性、定量目標和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并對許多條款進一步具體化。

三是具有玉溪特點。《意見》加入了許多玉溪元素,如市校合作、人才“三個計劃”(剛性引進激勵、柔性專家工作站、高層次人才培訓、人才創新項目與基地建設)、醫共體人員統籌使用等。同時,對我市一些好的政策(提前招聘、考察招聘、公立醫院薪酬改革、基層醫療機構績效改革、職稱評審等)作了進一步總結歸納,在鄉村醫生待遇、公共衛生機構保障、基層醫務人員補助、高層次人才激勵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與探索。

打造一支高素質衛生健康人才隊伍

《意見》明確了我市將聚焦衛生健康服務薄弱環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堅持引進和培養并重,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加總量、盤活存量、提升質量、補齊短板、創新機制,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較高的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健康玉溪建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設“一極兩區”提供健康保障。

《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力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專業人才、基層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分別不少于100名,培養市級名醫80名,省級高層次醫學人才30名;建設醫學重點學(專)科50個(國家級5個、省級45個),區域級醫學重點學科(臨床醫學分中心、醫學創新團隊)10個。

圍繞上述目標,我市將從4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提點擴面,有效增加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二是優化存量,全面提升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員質量;三是補齊短板,著力夯實基層衛生和公共衛生隊伍基石;四是深化改革,不斷健全完善衛生健康人才運行機制。

增加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總量

在增加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總量方面,《意見》明確要從創新醫教企協同培養一批、提高臨床技能培訓鍛造一批、加大執業(助理)醫師培養一批、拓寬招聘渠道吸納一批、明確資格條件完善考察招聘一批、落實“候鳥”人才延攬一批、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援引一批、支持社會辦醫匯聚一批、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盤活一批、鼓勵剛性引進擴強一批等方面提點擴面,有效增加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總量。

《意見》提出教育部門要創新與醫學院校合作模式,健全招生與培養、就業的聯動機制,推動醫學院校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按需招生、以用定招。建立與省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合作培養新機制,爭取與2個及以上醫學院校簽訂協議,建設醫教協同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以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依托,加快建設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疾病預防控制骨干人才培訓基地。以玉溪市中心血站實驗室“15189認證”為契機,力爭建成全省血站第一家、全省實驗室前五的血液分析檢測實驗室,打造血液檢驗技能骨干人才培養基地。加快建立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主體、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省級財政經費補助及培訓基地自籌經費方式,爭取2025年內完成4個培訓基地臨床技能中心建設。

在拓寬招聘渠道吸納人才方面,各醫療衛生單位可通過提前招聘、公開招聘、公開選調、專項人才引進,加大緊缺急需專業人才招錄。對公開招聘報名達不到1∶3開考比例的衛生專業技術崗位,經申請可準予降低開考比例至1∶2,對緊缺急需專業崗位,可不設開考比例,但須劃定成績合格線。

在落實“候鳥”人才延攬方面,鼓勵各縣(市、區)、各單位挖掘發現“候鳥”人才(含退休人員),建立供需對接渠道和“候鳥”人才工作站。“候鳥”人才經評審入選玉溪市人才“三個計劃”的,按規定給予獎勵,符合條件的可入住人才公寓。

在鼓勵剛性引進擴強人才方面,鼓勵引進國外、省外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含退休人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75歲),協議連續、全職在玉溪服務3年以上,經評審符合條件的,按照玉溪市人才“三個計劃”中“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專項獎勵辦法實施獎勵。每引進1名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同級財政給予醫療衛生機構5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助;每引進1名具有博士學歷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同級財政給予醫療衛生機構3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助。

提升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質量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享受國務院津貼2人,博士生導師2人,省級“云嶺名醫”和“萬人計劃”名醫專項14人、基層“名中醫”8人,省突出貢獻獎、享受省政府津貼16人,省高層次衛生健康技術人才培養對象9人,省政府“科技興鄉貢獻獎”5人,國家衛健委衛生健康行業經濟管理后備領軍人才2人,省高級會計管理人才2人;“興玉名醫”45人、玉溪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人。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中,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人,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15個、先進個人24人,省優秀醫療工作者15人。

《意見》指出,落實“放管服”規范編制外人員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負責統籌管理編制內、外人員,實現同工同酬,并按規定為建立固定勞動關系的編制外人員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編制外人員建立企業年金,有關經費由單位和個人按比例承擔。同時,加大本土高層次人才培養選拔力度,有序擴大醫療衛生人才在玉溪市“三個計劃”“市突”等各類人才項目中的入選比例,推動全市醫療衛生高層次人才擴容增量提質。

《意見》指出,要推動衛生健康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全面落實《玉溪市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鼓勵和引導衛生健康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促進城鄉、區域、行業和不同所有制主體之間人才協調發展。同時,搭建人才干事創業發展高地,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組織實施臨床醫學分中心建設工作。加強玉溪市人民醫院10個臨床醫學分中心建設。玉溪市人民醫院、玉溪市中醫醫院、玉溪市第二人民醫院至少自選2個以上學科,玉溪市婦幼保健院、玉溪市兒童醫院至少自選1個以上學科,力爭納入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建設。鼓勵其他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打造重點學科。

《意見》還提出具體人才獎勵政策,允許縣級及以上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按醫療服務收入5%―10%的比例安排人才發展保障經費,主要用于人才引進、柔性引才、人才獎勵、科研獎勵、人才培養、醫療衛生人員多點執業報酬等。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績效工資傾斜力度,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在核定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時,按不超過每人每年獎勵性績效工資50%給予傾斜。

夯實基層衛生隊伍基石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我市醫藥衛生體系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許多短板弱項。

《意見》就加強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防治隊伍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如按標準配齊人員,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成50人、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成30人的衛生應急隊。將傳染病救治機構人員配備納入市、縣(市、區)衛生健康服務體系規劃,獨立傳染病醫院按照每床位不低于1.4人、非獨立傳染病醫院(院區)和縣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按照每床位不低于0.8人的標準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薄弱、基層就診率低、基層衛生院人才缺乏、落實基層績效考核政策不到位等問題,《意見》明確提出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生活補助,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每人每月1500元生活補助;具有中級職稱或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補助。同時,縣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或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到鄉鎮連續工作滿2年(含2年)以上的,從到鄉鎮工作之年起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工作崗位補助。

《意見》指出,要全面推行“鄉管村用”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將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衛生院臨聘人員管理,按照規定參加相應社會保險,達到領取條件時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自2021年1月起,市級對在崗鄉村醫生補助每人每月增50元。同時,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到2022年,實現每個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全科(助理)醫生并逐步增加;到2025年,全市至少培養800名全科(助理)醫生;到2030年,基本實現每萬人口擁有5名全科醫生。

《意見》提出,要探索建立適宜公共衛生隊伍發展的激勵機制,允許公共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在收支結余基礎上,市級提取不低于15%、縣(市、區)級提取不低于20%的事業收入,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重點向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作出突出貢獻人員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健全完善衛生健康人才運行機制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優化崗位結構管理,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增加專業技術崗位,原則上醫療衛生機構不再增加工勤人員。人員使用向緊缺急需崗位傾斜,管理人員占比不超過單位編制數的10%;醫、藥、技人員占比不低于單位編制數的60%。同時,不斷完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績效工資管理,充分發揮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激勵引導作用,建立健全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和醫共體發展要求的績效機制與薪酬制度。

《意見》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組織保障和監督管理,切實加強對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經費保障,建立健全會商協調長效機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主動協作,形成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合力。各相關部門要一手抓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一手抓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長效機制建設,不斷創造衛生健康人才安全執業環境,營造尊醫重衛氛圍。

網站所屬:玉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單位地址:玉溪市紅塔區撫仙路86號高新科技大樓A1301室
域名:http://m.blinnpr.com | Email:yxsklkyb@163.com | 電話:0877-2033863
滇ICP備17008377號-1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256號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91大神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下载|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琪琪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