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凈菜精包裝車間忙碌。
近期,“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玉溪市通海縣、紅塔區和新平縣,采訪相關蔬菜、食品和水果企業打造云南省“10大名品”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路徑和特色亮點。
由新華社、云南日報和云南廣播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走進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參觀公司的冷鏈物流區、脫水蔬菜加工區和凈菜精包裝車間,深入采訪公司正在大力推進的零化學肥料、零化學農藥和零激素的“三零蔬菜”試驗示范項目。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告訴記者:“結合‘三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通海蔬菜產業必須走一條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發展之路。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一條適合通海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而‘三零蔬菜’的種植模式就非常綠色環保,其種植模式是我們公司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著力點和發力點。”
據了解,去年公司對“三零蔬菜”模式生產出來的蔬菜產品進行檢測,323項農藥化肥殘留指標檢測均為零殘留。因此,用“三零蔬菜”模式種植的蔬菜可以輕松進入日韓市場和歐美市場,對促進蔬菜外貿出口作用巨大。
在云南貓哆哩集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采訪團參觀了公司生產車間、技術中心和酸角博物館。公司董事長宋子波介紹:“食品的創新是材料的創新,因此在打造綠色食品方面,公司從‘第一車間’貓哆哩莊園發力,從酸角樹的綠色種植抓起,不用化學農藥,在生產酸角產品環節堅持無化學添加,并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長期致力于科技支撐打造綠色食品。”
在褚橙莊園,采訪團聽取了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褚一斌介紹,對公司近年來走綠色農業之路的舉措和模式進行了深入采訪。為持續打造好云南省“10大名果”,褚一斌表示:“公司將加大投入持續打造‘10大名果’,建好四大中心:一是人才中心,培養標準化種植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技術中心,對內加大硬件設施建設投入,對外加大與國內科研院所合作。三是種苗中心,加大種苗投入研發,解決‘卡脖子’問題。四是供應鏈中心,以消費者為中心,搭建一個綜合性的銷售平臺,做好物流與銷售企業的引進與整合。”(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 李冉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