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協同高效的大統計格局
——《玉溪市加強新時代高質量統計重點工作實施意見》解讀(上)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
11月1日,玉溪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玉溪市加強新時代高質量統計重點工作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1年底,玉溪協同高效的大統計格局基本形成,高質量統計手段、統計數據、統計分析、統計監督和高素質統計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統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明顯增強。“十四五”末,統計管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統計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的綜合性基礎性作用和治理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如何結合玉溪自身實際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怎樣強化和規范部門統計、夯實統計基層基礎?玉溪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提升統計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結合《實施意見》的具體內容,記者采訪了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
著力加強新時代高質量統計工作
統計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綜合性、基礎性工作,不僅是專業工作,更是政治工作。在推動玉溪統計工作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質量統計工作的意見》精神,著力構建統計機構牽頭、部門分工負責、各級上下聯動、調查對象依法參與的大統計格局,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扎實做好統計工作。
我市明確,貫徹落實省《關于加強新時代高質量統計工作的意見》,全市各級統計機構將建立統籌協調機制,規范統計管理,制定部門統計、鄉(鎮、街道)統計和企業統計工作規范。強化統計數據管理,推進部門間統計數據共享,提升統計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加強對數據采集、處理等環節的全流程監控,建立健全數據核實制度,完善數據“即報即審”機制,發現問題及時更正,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強化數據質量審核。
一方面,積極融入全省以“一機制、一平臺、一中心、廣應用”為主要內容的“智慧統計”建設,加強經濟社會形勢分析研判、預測預警研判,靈活運用電話調研、實地走訪、聯合座談等方式開展動態監測,建立快速反應調查機制。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健全完善統計監測體系,加強重大戰略和決策部署統計監測工作。
另一方面,做實做細統計監督法定職能,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長效機制,推動統計監督部門貫通協同、強化統計監督成果運用,切實做好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有關工作,全面準確反映全市高質量發展情況。認真做好重大國情國力普查,有序推進國民經濟核算改革工作,積極配合和參與省級“智慧統計”建設,力爭實現社會事業發展和管理統計數據全覆蓋,不斷強化和完善社會統計調查工作。
強化和規范部門統計
《實施意見》明確,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部門統計工作規范,建立健全本行業發展和管理所需的部門統計調查制度,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制度,承擔統計調查任務的部門建立統計數據本行業全覆蓋機制。
“要有專人分管統計調查工作,明確統計指標數據的責任科室,并指定專人對統計指標進行匯總,主要領導牽頭按月分析研判、分管領導具體分析研究行業統計指標運行情況,于每月20日前將行業統計指標完成情況報送至各級發展改革部門,由各級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各級統計部門配合,于每月25日前通過部門聯席會議開展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研判。”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是強化部門統計的具體措施,將通過進一步做好部門統計人員備案工作,建立健全部門統計資料庫,規范部門統計臺賬,接受政府統計部門業務指導,確保部門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在規范部門統計工作中,全市各級各部門將認真執行部門統計調查審批制度和統計數據發布程序,做好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的審批、備案和統計數據的審核工作,杜絕非法統計調查,并主動配合統計機構實施重大國情國力普查和常規統計調查、推進核算改革、開展統計分析等。
健全完善基本單位名錄庫動態管理新機制
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只有真實準確的數據,才能發揮統計工作晴雨表、測量儀、指示器和風向標作用。為此,我市將充分利用機構編制、民政、稅務、市場監管部門共享資料,行業主管部門行政記錄,基層行政記錄,互聯網信息等大數據,創新名錄庫維護更新的方式方法,打造實時更新、實時入庫的名錄庫動態管理新機制,不斷提高名錄庫數據質量。
在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動態管理新機制方面,利用稅務、住建部門資料,及時將符合納規升規條件的企業納入“四上”企業統計。
如何做好“四上”企業培育幫扶和納規納限工作?《實施意見》要求,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所負責行業企業的調研指導力度,切實擔負起重點企業摸排、培育、壯大的責任。與此同時,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對照“四上”企業標準,對符合條件但尚未納入統計的企業,及時依法納規入統。對于成長性好、還未達到“四上”標準的企業,納入預備庫,重點監測、動態管理,加大培育幫扶力度,達到納規納限條件的要及時向統計部門報送入庫資料,各級統計部門要定期核實在庫企業情況,并將“四上”企業在庫情況定期推送至行業主管部門。
探索推進“三新”經濟統計工作
《實施意見》指出,要積極開展“三新”經濟統計工作。針對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嚴格按照國家“三新”統計分類標準和全省探索制定的“三新”統計監測制度和“三新”統計核算方案,探索開展“三新”經濟統計工作,準確全面反映全市“三新”經濟發展情況。
根據國家和省制定的統計規范,及時開展數字經濟核算,建立健全全市數字經濟統計核算監測體系。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建立健全分領域的數字經濟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收集匯總數據,推動信息交換共享,穩步推進數字經濟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