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編 王強/圖
核心閱讀
近年來,紅塔區未成年人司法項目辦公室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加大協調力度,始終堅持以“教育、感化、挽救”為方針,以“見到人、談上話、交上心、促轉變”為目標,切實加強對觸法未成年人的跟進幫教工作,努力將辦案機關從司法程序和實體法律的處罰中分流出來的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治好,讓他們在正常的環境中,接受家庭、學校、社區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盡快悔過自新,重塑生活信心,回歸正道,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湯思琪
“感謝你們的耐心開導和幫教,讓孩子感受到社會沒有放棄他,重新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回到正軌。”凡凡(化名)母親欣慰地說。凡凡是附條件不起訴的一名觸法未成年人,紅塔區未成年人司法項目辦公室(以下簡稱“紅塔區項目辦”)通過對其成長經歷、家庭情況、犯罪原因等進行調查后發現,曾經的凡凡成績優異,積極向上。為了讓凡凡重回正道,紅塔區項目辦、基層合適成年人多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情感關懷、行為矯治,最終使一度喪失信心的凡凡鼓起勇氣回歸校園,通過努力還考取了大學。
跟進幫教讓跑偏的人生回到正軌
跟進幫教工作是未成年人司法項目的核心和主要任務之一。2014年以來,紅塔區項目辦將工作不斷擴展與延伸,先后將公安教育釋放和檢察院附條件不起訴的觸法未成年人納入幫教范圍,這在全省司法項目工作中是首創。紅塔區相繼出臺《紅塔區司法分流觸法未成年人跟進幫教工作實施管理辦法》《玉溪市紅塔區關于對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實施辦法》等文件,不斷調整充實并系統規范跟進幫教工作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方法措施等,強化了制度保障。同時,紅塔區項目辦深入鄉(街道)、村(社區)和學校開展項目工作培訓。2016年以來,全區11個鄉(街道)、105個村(社區)、88所區屬學校均成立了司法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黨委領導,政法主管,項目辦主抓,成員單位配合,基層實施”的項目工作機制,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做好未成年人司法項目工作的良好氛圍,紅塔區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人數明顯減少。
“面對不同的觸法未成年人,既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又要緊緊抓住他們的成長環境、心理特征,和他們交朋友。”據紅塔區關工委分管未成年人司法項目的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的幫教工作,他們總結出“三部曲、四克服、四爭做”,通過與幫教對象講道理、樹標桿、立德行,真心接納,真情感化,讓迷路的孩子能夠正確審視自我、檢討自我、修正自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避免重新觸法,順利回歸社會。從2014年至今,紅塔區項目辦共組織參與詢問維權2262人次,調查提出建議分流33人,跟蹤幫教258人,幫教改好率達97.8%。
辦好家長學校為孩子遵紀作表率
紅塔區項目辦在工作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觸法未成年人是在監護缺失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家長不良的價值觀與個人行為對孩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針對此種情況,紅塔區項目辦始終將重預防、強教育作為未成年人司法項目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把教育對象延伸至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父母),通過創辦村(社區)家長學校,規范、系統地教育和引導家長轉變教育理念和方法,通過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營造良好家風,培育良好家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2014年至2020年,已創辦家長學校186期,培訓家長3.9萬余人。同時,紅塔區項目辦還通過村(社區)家長學校加大對家長的法治教育力度,使有關法律法規真正進村(社區)、進家庭,落實家長一言一行,提高家長敬法、學法、用法意識和能力,為孩子遵紀作表率。
下一步,紅塔區項目辦將繼續探索拓展工作內容,擬將公安機關報捕而檢察機關未批捕的觸法未成年人、人民法院裁定“免予刑事處罰”后無人管理的觸法未成年人納入跟蹤幫教范圍,最大限度減少和預防觸法未成年人再次觸法,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同時,加大對受害未成年人的保護與關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