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水泥等原料封閉存放,噴淋系統適時除塵,生產過程低碳環保,混凝土運輸車出廠前進行全身“洗澡”……這是記者日前在玉溪水電志達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區域看到的景象。
2020年7月24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其中明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的創建目標。隨后,省、市也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推動包括混凝土在內的綠色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公司響應國家號召,投資2000多萬元上馬綠色混凝土生產線!庇裣娭具_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馮琦斐介紹。目前,企業生產的預制混凝土獲得中國建筑科學院頒發的綠色建材三星級認證標識,成為全市首家獲得綠色建材認證評價標識的綠色生產企業。
記者在該企業看到,廠區內設有花園式停車場,化驗室、產品分析室、質量監控系統等一應俱全,操作員按下按鍵,混凝土攪拌生產線就像家庭使用洗衣機一樣操作方便。馮琦斐介紹,公司接到訂單后,工程師根據客戶需求確定混凝土標號后,再按比例精準配制原材料,生產不同型號的混凝土,再裝入罐裝車送至各建筑工地。為確保建筑施工質量,企業建立了產品可追溯制度,每批次混凝土出廠均保存影像資料,粘貼二維碼標識,掃一掃即可查詢當批次的產品質量。當前,企業已成為玉溪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標桿,生產實現了工業廢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廢棄物零排放的標準,且以機械化替代人工攪拌,不僅配比科學精準、制作速度快,還能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減少揚塵和噪聲等環境污染。
今年1至9月,企業銷售綠色混凝土14萬立方米,大約占區域用量10%的市場。與企業年銷售高峰的46萬立方米相比,技術提升改造后反而導致銷量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綠色混凝土生產成本高,目前還不能體現優質優價。“我們希望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和綠色企業發展能得到政府更多政策扶持、社會公眾的認可和市場支持!瘪T琦斐說。
近年來,諸多建筑工地和農民自建房已經擯棄現場攪拌制作混凝土的傳統工藝,而是向混凝土生產企業購買攪拌好的預拌商品混凝土,這樣不但節能環保,而且質量更加有保證。但由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低碳環保和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綠色混凝土并不具備價格優勢。對此,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在國家節能、降耗、減排的大趨勢下,“低碳與環境友好、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利廢”綠色發展理念,仍是未來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方向,會促進和帶動更多企業對生產線工藝流程進行提檔升級,走綠色、低碳、環保之路。(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