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挖掘優質“芽變”基因 研發柑橘“芯片”
——玉溪利用生物多樣性提升柑橘產業競爭力綜述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
近年來,在市場拉動、政策引導、品牌帶動和效益驅動下,全市柑橘產業迅猛發展,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柑橘種植面積達35.52萬畝。目前,我市柑橘產業已形成華寧和新平兩個優勢區域,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柑橘產業已成為我市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亮麗名片。
但也要看到,受市場影響,柑橘品種的更新換代很快,柑橘產業的“芯片”——種子(種苗)仍然是短板。為提升柑橘產業競爭力,從2017年至今,我市積極利用生物多樣性大力挖掘不同柑橘品種的優質“芽變”基因,研發自己的柑橘“芯片”,并在華寧縣和新平縣專門舉辦柑橘“芽變”選種技能大賽,挖掘優質“芽變”基因,持續孵化適應性強、有地方特色的柑橘新品種。
種子就像火車頭
種子就像火車頭,種子就是農業的“芯片”。“玉溪作為云南省的柑橘種植大州(市),只有下大力挖掘不同柑橘品種的優質‘芽變’基因,研發自己的柑橘‘芯片’,參與到農業‘卡脖子’課題研發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筑牢自己的發展根基。”玉溪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云光告訴記者。
玉溪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張志軍也認為:玉溪柑橘產業要健康持續發展,一定要對“芽變”選種高度重視。從市場銷售看,在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的今天,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從產業發展看,擁有自己的優質品種,是提高柑橘產業抗風險能力的保障。從栽培歷史看,優質品種為我市搶占市場贏得先機。
實踐證明,早熟柑橘在市場上獨占鰲頭,便是我市利用生物多樣性在柑橘品種選擇上取得成功的例證。據了解,我市柑橘栽培緣起清代華寧縣祿豐村,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到20世紀80年代,華寧縣牛山柑橘實驗場和新村柑橘場等試驗示范獲得成功,華寧柑橘種植規模逐年擴大。2011年,《中國名、特、優柑橘大全》將我市低熱河谷地帶列為我國柑橘種植最適宜的特色區域,玉溪柑橘迎來產業發展春天。
20世紀,我市引進定植冰糖橙、湯姆遜臍橙、紐荷爾臍橙、宮本、大浦、宮川、興津、椪柑新生系3號等柑橘品種,利用生物多樣性經過多年試驗篩選,最后確定華寧縣以溫州蜜柑系列為主、新平縣以冰糖橙系列為主的產業格局。
面對柑橘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市柑橘產業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充分利用氣候土壤等優勢,在“早”字上下功夫,以“早”為先,選育優質品種,使我市生產的特早熟、早熟溫州蜜柑比國內其他產區提早40天至50天成熟上市。在此基礎上,我市還加大力度培育出成熟更早的品種,始終保持成熟上市早和銷售價格好的優勢,做好“種子就是火車頭”這篇文章。
重視“芽變”選種 提升柑橘產業競爭力
雖然我市柑橘產業蓬勃發展,但是產業“疾患”不容忽視,充分發掘柑橘“芽變”資源,篩選優質“芽變”基因,培育玉溪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
基于品種的重要性,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市分別在新平縣、華寧縣舉辦了3屆玉溪市柑橘“芽變”選種技能大賽。每屆柑橘“芽變”選種技能大賽都有上百個柑橘樣品參賽,通過選送柑橘樣品的外觀和內在品質等“芽變”優秀基因比拼,挖掘、發現和篩選出優質“芽變”植株,將優良性狀穩定和具有發展前景的品種進一步觀察試驗,最終通過認定,培育成具有玉溪自主知識產權的地方品種,從而提高玉溪柑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市廣泛宣傳動員柑橘種植企業和種植戶,利用生物多樣性積極發現新的優秀“芽變”品種。新平縣者竜鄉春元村委會馬場小組朱芳告訴記者,他家種了20畝冰糖橙,從2017年開始,就在新平縣經濟作物工作站指導下,做“芽變”選種工作。
“近年來,新平縣每年都要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引進5個左右的柑橘新品種,已累計引進27個柑橘新品種,縣經作站一直對穩定的優秀柑橘‘芽變’品種進行跟蹤調查和品種繁育。目前,已初步確定了一個選育出來的優秀‘芽變’品種報省種子站備案登記。”新平縣經濟作物工作站站長普金安說。
同時,我市充分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2007年,國家級早熟柑橘試驗站建在華寧牛山;201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滇南熱區現代柑橘試驗站”在新平成立;2017年,云南省水果產業技術體系玉溪試驗站又落戶華寧。近年來,通過與上述試驗站合作,全市對柑橘“芽變”選種研發有了新進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儲備4個柑橘“芽變”選育品種,培育出2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申請登記。
把握柑橘產業發展主動權
在生物多樣性和品種多樣性的市場條件下,誰控制了種子,誰就把握了農業發展主動權。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需求變化,我國柑橘生產已由過去的數量規模型和粗放式發展轉變為質量效益型和精細化發展。具有高糖、低酸、無核、早晚熟、耐貯運、貨架期長、外觀美、豐產穩產、不裂果等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成為市場寵兒。
過去30年, 我市曾引進7類65個品種,利用生物多樣性先后開展了柑橘品種比較試驗、柑橘品種展示、柑橘良種及優良砧木的篩選等研究工作,篩選出適宜我市栽種的早熟種溫州蜜柑宮本、大浦、宮川、興津,中熟種新會橙、改良橙、錦橙、哈母林、臍橙、鄧耳桔、大紅袍紅桔,晚熟種皺皮柑等,并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目前,溫州蜜柑類品種占全市柑橘總面積的37.5%,冰糖橙、臍橙等橙類品種占35.5%,沃柑、茂谷柑、椪柑等雜柑類及其他品種占27%。其中,溫州蜜柑比國內其他產區早成熟40天至50天,冰糖橙早成熟10天至20天。溫州蜜柑和冰糖橙作為我市目前柑橘品系的兩大當家“花旦”,在促進柑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我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品種選育力度,在做好品種儲備工作上下功夫,不斷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新品種,通過挖掘優質“芽變”基因加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地方品種的選育,從而保持了我市柑橘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