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煙葉,讓玉溪獲得“云煙之鄉”的美譽。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星瑞 攝
編者按: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重塑支柱產業新優勢,推進煙草產業優化升級,鞏固提升優質煙葉強省的優勢地位。煙葉是我市得天獨厚的競爭力,1953年,玉溪煙葉以108的高分,在全國首次煙葉質量評審中奪魁,為玉溪贏得“云煙之鄉”的美譽時,就已經注定了玉溪的發展離不開煙草產業。
經多年發展,玉溪在滇中大地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煙草經濟模式”。烤煙成為玉溪一張醒目的名片,成為引領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的“黃金葉”。
近年來,隨著全市各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蔬菜、花卉、水果、藥材等特色產業不斷興起,種煙比較效益逐年下降,“云煙之鄉”面臨煙農、核心煙區逐漸流失等問題。
面對一系列難題,玉溪各縣(市、區)政府積極探索破解之道,圍繞誰來種烤煙、如何種好烤煙等問題進行了新的嘗試。過去的“金色輝煌”成為玉溪人驕傲的歷史,如今的“玉溪之變”又開啟了煙草發展的新航程。在貫徹落實全省“做好行業‘第一車間’,鞏固優質煙葉強省地位”的要求中擔當好玉溪使命。
新平縣古城街道他拉社區扒芝哩居民小組煙農沐云祥在采收煙葉,豐收的喜悅躍然臉上。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長青 文/圖
煙草產業是玉溪發展之基、財力之源、農民致富之本,在玉溪經濟發展、“三農”工作、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烤煙生產一度成為產業扶貧的最大依靠和重要抓手,而今更是不少地區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在玉溪,烤煙涉及50多萬農業人口的收入穩定。2016年至2020年,全市累計烤煙種植面積283萬畝,收購煙葉750萬擔,實現煙農煙葉交售收入111.75億元,實現煙葉稅24.59億元。
然而,2020年,玉溪煙區減少煙農近3000戶,其中峨山縣減953戶、元江縣減815戶、新平縣減713戶、易門縣減509戶,4個縣共減少2990戶。今年截至4月底,全市共落實種煙農戶57203戶,比去年60845戶減少3642戶。煙農是烤煙生產主力軍,更是決定煙葉品質的主要人群,伴隨著煙農流失,誰來種煙?成為玉溪打造煙草產業升級版,重塑玉溪煙草輝煌面臨的一個難題。
煙農流失的背后
峨山縣大龍潭鄉,烤煙是這里的傳統支柱產業,更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然而,煙農逐年流失,對烤煙生產的影響日益加大!叭ツ炅魇200戶,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流失了169戶。”峨山縣大龍潭鄉副鄉長施明華告訴記者。
“我們大龍潭鄉戶籍人口12460人,常年在外務工的有5000人左右,除去老人、小孩和在校讀書的學生,全鄉只有3800多個勞動力!闭f起煙農流失的原因,施明華告訴記者,隨著城鄉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民務工機制的完善,大量農村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外出務工已成為新一代農民職業選擇的主流趨勢。勞動力外流及轉移,導致煙農隊伍快速流失。
除勞動力流失外,煙農隊伍結構老化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何吸引年輕一代加入職業煙農隊伍,也是烤煙種植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據峨山縣煙草產業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種煙勞動力30歲以下的呈遞減趨勢,而50歲以上呈遞增趨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80”“90”后選擇種煙的將會逐年減少,而“50”“60”后將進一步老齡化,導致煙農隊伍逐年減少。
農村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煙農隊伍老齡化帶來的是留守土地的勞動力不足。然而,隨著各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產業的不斷興起,種煙比較效益逐年下降,“煙菜爭地”“煙花爭地”等矛盾日益凸顯,烤煙種植布局由壩區向山區和半山區轉移,核心優質煙區逐漸流失,這也是煙農隊伍流失的一大原因。
“近年來,大龍潭鄉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玫瑰花和蔬菜產業。隨著玫瑰花和蔬菜產業的不斷發展,種玫瑰花和蔬菜的收益遠遠超出烤煙,農民種植烤煙的積極性降低,‘煙菜爭地’‘煙花爭地’的情況也隨之顯現!笔┟魅A說。
新平縣平甸鄉寧河村黨總支書記龔家龍在查看煙葉烘烤情況。
施明華告訴記者,農戶種植一畝烤煙的產值在4000元至4500元,而種植蔬菜產值則在8000元左右,玫瑰花產值最高可達2萬元!斑@樣一比較下來,農戶自然會算自己的賬,很明顯,種植蔬菜和玫瑰花比較效益比煙好!笔┟魅A說,“此外,種植烤煙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逐年增高,產出效益也相應縮水!
種煙比較效益下降導致煙農流失,這一情況在新平縣老廠鄉也同樣存在。據老廠鄉人大主席楊元才介紹,老廠鄉2020年種煙戶數1181戶,2019年種煙戶數1419戶,2020年比2019年減少238戶。
除了山區,同樣的問題在壩區也比較明顯!敖陙,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蔬菜、花卉、水果、中草藥等特色種植業不斷興起,烤煙種植環節多、技術性強、成本高,種煙比較效益逐年下降,部分煙農種煙激情有所減退!苯▍^煙草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江華告訴記者。
比較效益下降直接影響了煙農的種煙積極性,而極端災害性天氣頻發,前旱后澇天氣突出且持續發生,烤煙移栽后,干旱、洪澇、冰雹、大風天氣并發,給煙葉產量、質量造成較大影響,也影響了煙農種煙效益和種煙積極性。此外,由于山區的煙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山區種煙村組受水利等因素影響,致使煙農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相對脆弱,每年抗旱保苗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讓煙農感嘆種煙難。
“對于煙農來說,種烤煙最怕的就是干旱!睏钤耪f,“煙區水利設施不到位,煙農抗旱保苗時間長、投入大,這是挫傷煙農種煙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說起抗旱保苗,施明華告訴記者,今年截至6月中旬,大龍潭鄉共組織抗旱拉水300余車6000余立方米,投入抗旱拉水費用12萬元,其他抗旱設備費用10余萬元,合計投入抗旱資金23萬余元。
采訪中,大多數煙農向記者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全國整體物價上漲的大環境下,化肥、農藥、人工等投入增加,煙葉收購價格相對平穩,增幅不大,“種煙越來越賺不到錢”是不少煙農的共同感受。此外,由于我市山地和坡地較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中耕管理人力投入大、煙葉烘烤技術等諸多問題,都是煙農流失的原因。
破解種煙難的探索
面對煙農流失這一現象背后映射出來的諸多問題,近年來,我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破解之道,圍繞誰來種烤煙、如何種好烤煙等問題進行了新的嘗試,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種植大戶是我市破解種煙難的新嘗試。
立秋將至,在新平縣老廠鄉太橋村委會新村村民小組烤煙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忙著封頂打杈。看著碩大發黃的煙葉,基地負責人曹文宏面露喜色,“這片烤煙今年長勢不錯”。曹文宏是今年鄉政府動員發展的種植大戶,同時還是新平豐葉烤煙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監事長,算得上是烤煙種植方面的專家。他告訴記者,面對煙農流失嚴重這一情況,鄉黨委、政府決定培育種植大戶,他被動員后來這里流轉了80畝土地種植烤煙。
說起這種模式,曹文宏充滿信心!傲鱾魍恋剡M行連片種植,容易落實科技措施和標準化生產,機耕、機耙、理墑、打塘都用農機,我自己還投資安裝了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節水省肥,每畝施多少化肥可以按標準來把控。此外,我們還能雇傭周邊的村民來做活,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夠打工!辈芪暮暾f。
“老廠鄉種煙戶數從2019年的1419戶減少到2021年的969戶。面對年輕人外出務工人數增加,烤煙種植戶逐年減少,職業煙農老齡化加劇,呈現出煙農隊伍不穩定、生產效能較低的實際情況,我們鼓勵發展大戶種植,把土地流轉到大戶手中,讓他們來進行規;N植。2020年,老廠鄉僅有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1戶。今年引進培育了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27戶,其中100畝1戶、200畝2戶,大戶種植面積達1921畝!睏钤鸥嬖V記者。
據楊元才介紹,老廠鄉在做好培育烤煙種植大戶的同時,也積極做好服務。每戶都有一名班子成員協調聯系,幫助解決栽、種、烤、交等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解除大戶的后顧之憂,使新型經營主體甩開膀子搞生產。目前,全鄉新型經營主體有“村集體、村企合作、家庭”3種模式,保和、轉馬都、哈科底3個村屬村集體種植模式,太和村屬村企合作模式,其他23戶屬家庭種植模式。同時,全鄉強力推進烤煙商品化烘烤,有條件的75群941座實施商品化烘烤,持續提高烘烤質量,助力烤煙提質增效和村集體增收。
新平縣煙草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朱開亮告訴記者,為了鼓勵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縣財政給予了相應的補助,種植50畝至100畝的,每畝補助100元;種植100畝至300畝的,每畝補助200元;種植300畝至500畝的,每畝補助300元。今年全縣種植50畝以上的新型經營主體種煙戶105戶,比去年增91戶,累計流轉土地種煙面積6994畝,比去年增5000畝,為穩定核心煙區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在峨山縣大龍潭鄉綠溪村新村小組烤煙種植大戶施文武家里,幾名工人正忙著為烘烤好的煙葉進行分級。
8月4日,在峨山縣大龍潭鄉綠溪村新村小組烤煙種植大戶施文武家里,幾名工人正忙著為烘烤好的煙葉進行分級。他告訴記者,在鄉政府的動員下,今年他承包了60多畝土地種植烤煙,今年算是一種嘗試,希望能夠帶動更多人種植烤煙,而自己之所以敢于大膽嘗試,主要還是來自政府的支持。
“我們這里缺水,我最擔心的就是抗旱保苗,好在鄉政府把水送到田間地頭,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同時,還幫我們修了機耕路,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緹熞圃詴r,鄉黨委干部還來到田間地頭幫我們。”施文武說。
“今年我們發展了2戶種植大戶,一戶種植60多畝,一戶種植120多畝,希望他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通過他們的帶動,我們希望明年發展更多的種植大戶。”施明華告訴記者,“為了發展種植大戶,我們首先是幫他們協調流轉土地,其次是供應抗旱保苗用水,再就是機耕、機耙也有相應的補助。”
煙農流失反映出種煙難的現狀,培育種植大戶是破解誰來種煙的嘗試和探索,而如何種好煙則需要多方合力與投入,清晰把握玉溪煙葉發展之勢,持續深化“玉溪之變”,努力建成“一極兩區”的戰略定位,堅定煙葉發展戰略定力,打造規;藴驶、智慧化的“第一車間”。
新的烘烤技術給煙農帶來了不少利好,而伴隨著商品化烘烤的推廣,更為煙農省了不少事。
短評
保護煙農利益才能穩定煙農隊伍
□ 初墨
煙農是煙葉生產主力軍,培育懂技術、會管理的穩定的煙農隊伍,對促進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是玉溪再創云煙輝煌最基礎的保障。面對煙農流失、核心煙區萎縮這一問題,要解決誰來種烤煙,關鍵在于要保護好煙農利益,只有這樣才能穩住煙農隊伍。
首先,可發展一定規模種植,突出效益引導。隨著勞動力外出,出現煙農流失這一現象,要穩住煙農隊伍,就要突出種煙的經濟效益。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發展一定規模種植,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突出效益引導。散戶種植規模太小,形不成規模效益,引導適當規模種植能夠進行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和專業化服務,推動煙葉生產降本增效,增加烤煙種植效益,對年輕人才有吸引力。
其次,可制定相應的社會保障政策,解除煙農后顧之憂。煙農是煙草產業“第一車間”里的產業工人,要穩住煙農隊伍,就要讓鐵桿煙農吃下定心丸。在玉溪,種煙的主力軍是“50”“60”后,這批主力軍逐漸老齡化,即將面臨養老問題,可以嘗試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譬如,為煙農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根據其種煙年限推出相應的保障措施,讓這些奔忙于煙田里的“車間工人”也享受“退休后”的福利待遇。
再者,要積極優化整合相關配套補貼政策,切實加大煙葉稅反哺烤煙產業發展投入力度,加大煙區基礎設施項目投入補貼力度,進一步設立新增項目、擴大扶持范圍、豐富補貼內容、強化發展保障,充分調動各級干部和煙農生產優質煙葉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