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雯
8月9日,玉溪市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桂山園區簽約儀式舉行,預示著玉溪中心城區公立學校學位將增加約540個。這是我市在教育領域持續深化“玉溪之變”,破解“擇校熱”“上好學校難”的具體舉措,也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緊扣“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得到較大提升。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目標責任管理,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在教育、引導、關愛、幫扶未成年人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20年,各級財政投入教育資金2億余元,實施了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學前三期建設項目等教育專項工程,城鄉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市教體局推進控輟保學工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殘疾兒童少年100%接受義務教育;市文旅局積極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加大少兒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和推介力度。峨山縣新建雙江二小,新增學位600個,隨著今年9月開始招生,可進一步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進城務工子女上學難等問題。
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未成年人中入腦入心入行,各級團委、教育部門、少工委會同相關單位、機構,以學校為主陣地,不斷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同時,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以弘揚抗疫精神為契機,組織開展了“致敬最美逆行者”書畫賽、“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實踐活動,豐富了廣大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
“三結合”促文明創建。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在全市800多所學校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設精品德育課程,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發揮家庭課堂的基礎作用,以“文明家庭”為重點,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發揮社區平臺的連接作用,開展各類文體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社會實踐和生活體驗中增強道德觀念。新平縣加強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52個城鄉社區建立了“兒童之家”,設置了兒童心理咨詢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完善兒童之家功能,不斷深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工作體系。
護花使者,播灑陽光,照亮成長之路。各縣(市、區)結合“掃黑除惡”和“掃黃打非”等專項行動,對文化市場、互聯網和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清除各類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因素,社會文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元江縣檢察院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開展“陽光法庭”等活動,組建“小太陽”未檢團隊,持續整治中小學校周邊環境,取締“黑網吧”,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浪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