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
企業上云,設備換芯,5G讓萬物互聯,推動“玉溪制造”走向“玉溪智造”;城市數字化,治理智慧化,數字賦能傳統基礎設施,開啟玉溪融合發展新密碼;搭建平臺,聚集智慧,夯實創新基礎,催生發展新動能,推動玉溪邁進新時代。
步入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玉溪鎖定“一極兩區”發展目標,正加速織密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主導的新型基礎設施網絡,提升高質量發展引擎動力。
信息基礎設施澎湃新動能
沿著5G數據傳輸高速網,承擔全省九成危廢油處置業務的云南新昊環?萍加邢薰緦⑸a管理所產生的海量數據輸入大數據存儲中心,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智能計算,為原料回收協同化、危廢物流精準化、生產處理安全化、產品質量高效化提供有力支撐,綜合效益提高31%以上。
實施4G補盲和光纖覆蓋,提速布局5G和增大互聯網出口帶寬,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推動數據中心建設打造“滇中數倉”,發展智能計算中心,打造人工智能算力高地,夯實網絡安全基礎,擰緊數字安全閥門。不斷提升的信息基礎設施讓玉溪越來越多的企業向新昊環保一樣跑步進入智能時代。
年內玉溪將有3900座5G基站拔地而起,形成100個以上應用示范場景,用戶數量超過50萬戶,實現對各縣城區、特色小鎮、重點景區、重要應用場景的5G網絡全覆蓋。年內全市互聯網出口帶寬將達到5TB,互聯網寬帶用戶近64萬戶。低延遲、高可靠、大連接的通信網絡,正讓數據跑出加速度。
2020年7月,落地玉溪的云南省唯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已接入省內65戶企業,日均解析量超過3000條。依托二級節點,玉溪正加快實施研和數控產業園及數控機床數字化改造,建設高原特色農產品溯源系統。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讓數字賦能產業插上騰飛翅膀。
從工業生產到農業種植,從治安管理到交通運輸,從“三湖”生態監測到耕地土壤水分自動監測,越來越多的領域正通過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截至目前,全市在各領域的物聯網終端超過50萬個,并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繼華為和聯通數據中心投入運行,形成2470個機架、2萬臺服務器的云儲存支撐能力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繼玉溪融建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云計算平臺輸出高端云服務之后,華為鯤鵬、中電“數字云谷”、壁仞人工智能等智能計算中心項目正加快落地步伐。
2019年,玉溪攜手奇安信集團組建云南玉溪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并實施“4351”網絡安全產業項目,由此邁出了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新步伐。隨著四大網絡安全基地、三大應急保障安全運行中心、五大合作共建項目的實施,玉溪在不斷擰緊網絡安全“閥門”。
融合基礎設施賦能大轉型
將全市各縣(市、區)148.4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和48萬件城市基礎設施網絡化、數字化,進入數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統,通過500余名城市網格監督員、4000余路監控視頻、廣大市民參與,構建起全天候、全覆蓋的城市管理架構,實現了城市管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
透過智慧城管信息系統看到玉溪正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大力推動融合基礎設施建設,讓包括城市、交通、能源在內的傳統基礎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走向智慧化。
作為全國16個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化試點城市之一,玉溪市于2020年6月在全國率先發行電子車牌。截至目前,全市發行電子車牌超過35萬張,安裝車聯網模塊超過10萬臺。隨著電子車牌和車聯網模塊的應用,玉溪實現了對超過6000輛重點車輛尾氣排放的適時監測,建立了貨車入城管理系統,開啟了無感停車試點。隨著公安交管大數據平臺和智能網聯交通大數據應用平臺的建設,玉溪將加快步伐邁進智慧交通時代。
隨著玉溪數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投入運行,以及“智信”App、“市民通”App和“12319”熱線投入應用,目前,全市已累計發現各類城市管理問題超過30萬件,立案查處超過29萬件,結案率超過99.8%。數字賦能城市治理,讓城市管理服務范圍和內容、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拓展提升,有力推動玉溪城市管理邁向現代化。
玉溪城市公共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投入運行,目前全市完成了305幢建筑用水監測接入、263戶企業的用電數據監測接入、24戶商業戶的燃氣數據監測接入。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80個充電站集群,累計安裝充電槍1506槍,總功率達72746千瓦。玉溪正加速推進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多元開放、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體系。
隨著“智慧三湖”項目建設的推進,玉溪將構建“三湖”流域水環境、水生態的精細化決策與調試管理平臺,使三大湖泊治理“看得見”“說得清”“管得住”。玉溪正加速推進智慧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創新基礎設施打造新優勢
由1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59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98個國家和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構建起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創新平臺,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發展體系骨架,聚力攻克了煙草包衣種子、管道輸送、超臨界萃取、疫苗研制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了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玉溪立足推進創新驅動重點區域建設,加快布局創新基礎平臺,大力推動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性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催生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優勢。
在龍馬山東麓拔地而起的玉溪科教創新城,正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筑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促進產城、產教、產研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現代化新城。
玉昆科技大廈、“數字云谷”、體育產業運營中心等投資49.16億元的六大項目正加快建設。包括玉溪科創中心、玉溪城市動漫創新綜合體、滇中區域大宗商品貿易總部等投資49.3億元的擬建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布局以數字經濟為核心,以科技服務、教育培訓、體育產業為主導,以現代商貿為保障的五大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實施科教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發展、市場主體培育、品牌打造提升、區域開放合作五大工程,堅持招商引資主線,打造現代化新城!5511”行動計劃正推動科教創新城這一玉溪重大科教創新基礎設施提升能級。
與此同時,由院士專家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構成的各層級創新平臺,正緊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截至目前,全市173個科技創新平臺集聚了超過5000名科研人才,承擔了超過300項國家和省、市級科研項目,累計獲得發明專利授權超過750項,面向社會轉化科研成果超過25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