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
8月16日,玉溪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自然災害應急委員會、減災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啟動會議合并召開。會議明確,當前,城市安全、汛期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范應對“三個板塊”是我市問題最集中的領域,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立足汛期發展形勢,抓實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全市安全平穩度汛。
突出抓好汛期城市安全
城市內澇方面,立足防御大雨、特大暴雨極端天氣,提前摸清城市內澇風險,加強監測預警、完善預案,做好應急準備。重點檢查蓄滯洪空間、泄洪通道、涵閘、排水管網等設施管理運行情況,積極采取疏浚措施。重點整治立交橋下、下穿式通道、地下綜合管廊、往年易澇點等降雨時易發生快速匯流的區域,及時增設強排、阻擋設施。對短時間難以消除的易澇點,采取設立警示標記、臨時安置和交通疏導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災害發生。
城市交通運行方面,對城市道路、公路、橋梁、涵(隧)洞等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及時清除影響排水、行洪安全障礙。加強城市主要干道、重點部位巡查防控,做好惡劣天氣條件下的調度工作,遇到極端天氣及時采取交通管制、封閉道路等措施,高效應對處置各類交通應急事件。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做好汛期安全運行管理,堅決杜絕冒險運營。
城市建筑和公用設施方面,重點排查人員密集場所、經營性場所、老舊房屋等重點建筑物,深入推進違法建設和違法違規審批專項治理,全面打擊違法改造裝修、擅自變動房屋主體和承重結構、建筑加層等重點難點問題,加強玻璃幕墻、廣告牌、燈箱等安全管理,嚴防大風暴雨導致墜落、倒塌事故。加強市政公用設施安全檢查,對易受雨水侵襲的供水、供氣、供電等設施進行維護加固,嚴防漏氣、漏電等事故發生;加強燃氣管道、液化石油氣儲存站等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加強垃圾處理、渣土堆體等重點部位安全隱患排查,防止壩體、堆體垮塌事件發生。城市內使用儲存危化品、易燃易爆等重點場所及學校、醫院、養老院等重點部位,發改、應急、公安、教體、衛健、民政、消防救援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
突出抓好汛期暑期疊加下的安全生產
礦山方面,非煤礦山嚴防淹井、邊坡坍塌、尾礦庫潰壩等事故發生,地下礦山要重點檢查安全出口、機械通風、防排水設施等措施落實情況,露天礦山、排土場要對防洪與排水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尾礦庫則對排洪設施、干灘長度、安全超高、在線監測系統和壩體穩定性進行檢查,關閉煤礦要強化管控,落實盯防措施,嚴防死灰復燃。
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方面,重點針對危險化學品罐區、集中區、“兩重點一重大”等方面進行隱患排查整治,督促企業落實防洪、防汛等應對措施,妥善保管有毒化學品和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確保易燃易爆區域各項防雷、防靜電設施檢測到位、完好有效。落實重大危險源數據遠傳、在線監測及緊急切斷措施,嚴格執行“八大高危作業”票據審批制度。要對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超一改”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排查整治,杜絕高溫、雷雨等極端天氣開展生產作業。
重點工程施工方面,對公路鐵路建設工程中橋梁、隧道、高邊坡等專項重點工程開展排查整治,深基坑、高邊坡等作業部位要落實現場管控、專人盯守,加強施工場地、員工駐地周邊安全隱患排查,嚴防山洪、泥石流引發群死群傷事故。房屋建筑工程中,重點對起重機械、高支模、深基坑等重點部位進行排查整治,全面加強施工現場安全調度管控,杜絕盲目搶工期、趕進度。水利建設工程則重點加大在建水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安全檢查力度,嚴厲查處不按設計施工、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組織混亂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水淹、坍塌、垮塌事故。
冶金工貿方面,重點防止高溫熔融金屬、煤氣生產儲存裝置、電氣設備等環節發生遇水爆炸、煤氣中毒等事故;嚴防地面以下生產設施安全防護、物料堆場、連鑄設備、軋鋼設備等部位發生淹灌;嚴格管理鋁粉、鎂粉等涉爆粉塵重點品種,落實通風除塵、防雷防靜電、防水防潮等技術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重點對水毀、地質災害隱患、事故易發多發等路段進行拉網式檢查,及時發布極端天氣交通安全預警提示,加大路面巡查布防,嚴厲打擊道路交通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重點對油氣長輸管道占壓、交叉穿越、間距不足等進行排查整治,落實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措施,加強管道高后果區,特別是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風險管控。消防安全則緊盯高層建筑、地下空間、“三合一”“多合一”、城中村等火災高風險場所,大力整治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電氣線路亂拉亂接等火災隱患問題。同時,重點對起重機械、壓力容器、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等設備開展隱患排查,嚴防極端天氣引發塔吊、大型游樂設施倒塌,埋地壓力容器、管道浮頂斷裂等事故。水上安全方面,重點檢查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等重點水域入湖船只,嚴格落實大風暴雨天氣禁止船只入湖規定。學校、民爆、文化旅游等行業領域,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個必須”要求,深入分析、全面排查整治汛期安全風險隱患。
突出抓好自然災害防范和減災救災工作
洪澇方面,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加強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和山區洪澇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統籌做好洪澇災害防御,強化會商研判,科學調度防洪排澇工程,有效控制庫塘水位。實時掌握雨情、水情和汛情演變過程,加大預案執行力度,做好應對突發險情的搶險準備。
地質災害方面,強化地災隱患點和風險區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提升地災監測預警效能,推動地災防治、搬遷項目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市、縣、鄉、村各級力量,強化應急避險演練,采取提前轉移疏散、關停易受災場所等措施,堅決防止發生群死群傷事件。
地震災害方面,緊盯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要震情,逐項落實震情監視跟蹤工作,豐富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手段,提高地震預警能力,強化突發震情應對處置,加快地震易發區房屋加固改造,優化避難場所空間布局。
氣象方面,加快推進氣象監測預警補短板工程建設,提升極端天氣分析和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推動人影作業點標準化改造,嚴格氣象災害風險管控,積極開展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損失。
減災救災方面,全面做好各類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工作,組織開展受災群眾冬春需救助摸底調查,加快推進救災物資庫建設,合理布局鄉鎮儲備點,完善縣鄉救災物資儲備體系。
記者了解到,我市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盡快制定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工作清單”,逐一明晰、壓實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責任;市直有關單位則對照《玉溪市市直有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任務清單》,切實履行好部門安全監督和管理職責;各級各部門按照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省級即將出臺的《云南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嚴格督促企業實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到崗、到位。在扛實安全生產、防汛、防災減災救災“三個責任”的基礎上,理順市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抗震救災“三個指揮部機制”,夯實安全生產、救災物資保障、應急處置“三項基礎”,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