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市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正式出臺,旨在進一步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將玉溪打造成“吸引外來人口就業居住第一目標城市”。8月4日,我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措施》出臺的背景意義、具體內容等進行宣傳解讀。
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景絢,副市長曾敏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措施》的出臺是為有效破解城市發展困局。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玉溪精神,創新提出12條措施,目的是努力探索一條適合西部欠發達地區‘產城人’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玉溪路徑’。”景絢介紹,《措施》分為四個部分,從“產城人”及組織保障等方面,對進一步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將我市打造成“吸引外來人口就業居住第一目標城市”提出具體措施。
在協同聯動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方面,聚焦夯實社會性流動基礎,體現“以產業聚人”。關注就業崗位的有效供給,通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實施產業發展“三百”工程,持續創造穩定的就業崗位,構建“四上”企業與小微企業間的合作發展機制,加大就業崗位的多元化供給,注重營商環境的營造和城市的營銷,創新設立“城市需求清單”,讓更多市場主體準確、及時地掌握玉溪發展機會、參與玉溪發展。
“《措施》從民生細處入手,將城市引進勞動力和人才與配套服務一并思考與推進,確保外來人員盡可能地感受到玉溪這座城市的暖暖善意和美好未來。”發布會介紹,在創新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玉溪著力提升城市競爭力,體現“以環境留人”。在實現“人人有學上”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學校建設數量、提高優質學校覆蓋率、支持民辦教育發展、引進培養名師名校長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通過新建、擴建市級醫院,提升縣域醫院服務能力,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健全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機制等方式,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康養服務。通過推動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明確住宅用地占經營性用地比重、探索市場主體建設租賃住房等方式,確保房價在全省主要城市中保持吸引力。
同時,我市將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善長租房政策、全面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擴大公積金繳存覆蓋面以及按照職住平衡理念打造新型產業集聚區等方式,保障外來人員安居需求。以打造多業態聚合的城市綜合商圈、推進基本便民服務社區全覆蓋、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強化適老適幼等功能、打造“親民化”黨群服務中心,以及科學合理利用城市空間“邊角余料”建設“街角公園”、進行停車場商業化改造等舉措綜合提升城市生活舒適度,讓外來人員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在助力個體發展方面,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體現“以事業活人”。《措施》積極關注個體發展,從助力外來人員創新創業、營造外來人員友好包容環境等方面,持續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一方面,為創業個人、企業提供綜合補貼,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就業援助力度,通過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深化產教融合,加強產業工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力度,努力培育“懂技術會創新”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開展萬名大學生留(回)玉行動,為來玉求職大學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以及培訓服務,全面放開城鎮戶口遷移政策,優化醫保、養老保險參保、轉移接續流程,優化檔案公共服務流程,探索職稱跨區域認定,不斷方便外來人員在玉溪干成事、創成業。
發布會介紹,我市還將從壓實責任、指導督促、宣傳引導等方面加強組織實施,明確由市委常委會按年度聽取各項改革措施推進情況匯報,并創新邀請“市民觀察員”建立觀察工作制度保障政策落地落實,不斷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
云南日報社玉溪分社、春城晚報、云南法制報、玉溪日報、玉溪廣播電視臺、玉溪網等省、市媒體參加發布會。(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