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紅塔區圍繞市委打造“雙百”城市目標要求,依托空間、產業布局,強化要素保障,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目前,聶耳路窯頭段、環山路延長線、西河路、匯溪路等重點市政道路已建成通車,相關項目穩步推進,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作為玉溪紅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外賣騎手,易紹兵對市政道路的通達情況尤為關注,小廟街到中衛社區是他最主要的送餐騎行路線。“以前要先繞到人民路,再到七星街調頭才能到達中衛社區,自從聶耳路窯頭段打通后再也不需要繞行了,跑完全程在10分鐘左右,比原來節約了七八分鐘。”易紹兵說。
據了解,聶耳路窯頭段為城市次干道,總長347.5米、寬30米,該路段通車后市民可從聶耳路直達珊瑚路和彩虹路,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短短一年時間,在金科·集美新樓盤附近就新修了兩條城市道路,于今年1月1日通車的環山路延長線打通了環山路南段的“斷頭路”,橫穿紅塔集團廠區可順利駛入紅塔大道,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南北向交通。撫仙路延長線也有部分道路交付使用,剩余工程預計9月底前竣工,屆時,撫仙路延長線將全線貫通,可有效提升瀧水塘片區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周邊群眾人居環境。“原來出行可選擇的路線不多,上下班高峰期還非常擁堵,現在隨著這兩條道路的打通,出行更方便了。”市民方先生說。
長期以來,紅塔區中心城區東西向道路不通暢,南北向道路擁堵,城市路網不完善,“城市病”極大制約了中心城區的品質和能級提升!叭ツ6月以來,紅塔區按照政府統籌、規劃管控、產業優先、完善配套、利益共享、全程覆蓋原則,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掀起城市更新改造熱潮,打造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紅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學紅說。
據張學紅介紹,紅塔區按照省、市城市更新工作要求,開展城市體檢,找準“城市病”。體檢內容包括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等8個方面51個指標,并編制完成了《玉溪市紅塔區城市體檢報告》。同時,做好城市規劃,制定城市更新實施方案及《紅塔區城市更新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紅塔區城市更新工作五年規劃(2021―2025)》《紅塔區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實施意見》《紅塔區城市風貌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十四五”期間,紅塔區計劃重點推進全域城市更新項目410個,總投資570億元,通過居民公寓建設、低效土地利用結合城中村合并開發、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融合發展帶動區建設、重點市政道路建設以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不斷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