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迅猛發展的科技企業為深化“玉溪之變”、建設“一極兩區”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永洪 攝
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裝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湯思琪 文/圖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拾“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玉溪精神,緊扣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通過梯次培育、精準施策、強化扶持等措施,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能力,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為深化“玉溪之變”、建設“一極兩區”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2020年,玉溪市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6戶,認定70戶,申報和認定數創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底,玉溪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136戶,實現了全市六縣兩區一市全覆蓋,數量僅次于昆明市,持續保持全省第二,科技型企業在數量和質量上實現“雙提升”。
1.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一個地方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企”)擁有量決定其創新能力和市場活力,獲得高企認定的企業,不僅能得到稅收減免等“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也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價值、樹立品牌,有效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位于玉溪高新區互聯網產業園的玉溪融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依托玉溪政務云數據中心,以創新人才為支撐、聚集創新資源、搭建應用平臺、主攻云計算服務領域的科技型企業。2020年獲得高企認定后,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加強勁的動力。
“2018年公司確立‘云計算’‘大數據’發展戰略,并自主研發云服務平臺,為政府、企業提供相關服務。目前已擁有1000個標準服務器機柜,可容納一萬臺服務器,有350PB的儲存容量。通過不斷發展,公司已達到高企認證要求,因此,可以說從開始申報到2020年獲得高企認證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玉溪融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濤說。
據郭濤介紹,公司于2018年開始籌備申報高企,在此過程中,玉溪市科技局相關人員就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企業制度、財務報表、研發費用、研發項目和管理等申報高企的關鍵材料進行“一對一”輔導。據了解,玉溪市科技局還精心打造了高企申報輔導員、高企培育專家庫、高企培育診斷室“三駕馬車”,為高企申報認定之路保駕護航。
“在開展高企培育與認定的過程中,公司更加堅定要走產品研發創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內部研發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也更加完善。同時,被認定為高企能夠獲得一系列優惠減免政策,2020年我們公司的研發投入為360萬元,成為高企后獲得的補助,我們也將投入到科技研發中。下一步,公司將擴大云服務領域,不斷增加科研立項和完成設備更新,朝著醫療器械和大健康方向持續發力。”郭濤說,面臨新機遇,公司將揚鞭奮進,加快服務升級,持續進行研發創新,用“干”的熱情、“快”的效率和“成”的結果體現高企擔當。
2.構建高企梯次培育體系
一直以來,玉溪的高企擁有量僅次于昆明,居全省第二位,但高企的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并不高,同時受企業持續創新能力不強、研發費用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約,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尚有一定差距。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探索高企培育新路徑。通過聚焦重點產業、精準施策、支持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創新產品應用,不斷為創新主體積蓄動能,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的高企。
此外,還加大對高企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動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及時撥付高企認定補助。2019年以來,我市共撥付高企認定補助1940萬元,補助企業97戶。同時,積極引導金融行業支持企業發展,運用政府增信風險補償機制,結合農業銀行“科創貸”產品,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融資難題。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為構建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濕地生態,我市用實際行動吹響了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集結號”,積極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人才及相關保障措施等方面政策的落實,推動“小升高”“規升高”,不斷壯大高企“后備軍”。近三年來,我市通過實地考察、發放調查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市企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集中調研,特別是對發展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調研摸底,摸清企業前三年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研發投入、經濟指標等情況,深入分析其存在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僅2020年,玉溪市科技局就到各縣(市、區)調研4輪,篩選出76戶企業申報高企。
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8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849戶,排全省第二位。已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省級眾創空間8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
3.高企點燃創新發展引擎
科技創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勇進者勝。轉型升級、涅槃重生的高企茁壯成長,形成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推動玉溪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主動融入科技創新大潮的受益者之一。“除了在國內市場打開銷售局面外,我們在海外也有忠實客戶。這個產品出口土耳其,這個出口奧地利,這個出口美國。”指著展示柜上的產品,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負責人黃志剛自豪地告訴記者。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骨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并通過國家GMP認證的制藥企業。2005年被認定為高企后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產品遠銷海內外,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邁上發展快車道。
據黃志剛介紹,公司緊跟國家產業布局與政策導向,是云南省發展生物醫藥行動計劃和五年規劃的重點企業。公司與昆明醫科大學合作完成的《恒古骨傷愈合劑促骨形成集成創新與應用推廣及產業化示范》項目榮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公司獲得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真正通過科技賦能實現了產業鏈延伸。2020年完成工業產值2.45億元,完成銷售2.32億元,上繳稅收3055萬元。
獲得高企認證后,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內外研發力量與資源,科技創新平臺從傳統研發部門升級為市級技術中心;科技項目的開展從以前每年6個到現在每年13個,其中還包括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和省科技廳重點項目;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以前主要注重自有產品的研究,現在更著眼于新品的研發。特別是2020年,張興棟院士工作站落戶公司,開展恒古骨傷愈合劑藥物成分深度分析及作用機理研究、恒古骨傷愈合劑藥效研究及擴大應用的新產品研發,通過產學研合作幫助產品更新換代,提升了企業拓展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賽靈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融合,目前已完成恒古骨傷愈合劑10倍產能新生產線技改項目,為市場拓展奠定基礎。下一步,公司規劃投資1.5億元新建集貼膏劑、乳膏劑、顆粒劑、干混懸劑等為一體的綜合制劑車間和綜合科技大樓,不斷加快企業發展步伐,開拓創新領域。
高企作為產業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集聚科技資源、創造知識產權、帶動經濟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而高企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城市產業的競爭力。2020年,全市136戶高企涉及生物與醫藥技術、新材料與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電子與信息、高效節能、環境保護等領域,與2016年86家的基數相比,新增50家,全市高企戶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4戶的31.3%。高企在研科技項目794項,同比增長34.49%;申請專利803件,同比增長53.54%,其中發明專利174件,同比增長10.83%,高企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前的14.86%提高到了26.97%。
加快培育創新創業人才是實現高企發展的根本。我市通過不斷健全人才引進機制,實現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通過組織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各類活動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創業,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研發條件和支撐環境。目前全市高企從業人員達26092人,集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000余人、外籍專家29人。在全部從業人員中,擁有博士、碩士學歷人員超過200人,大學本科學歷人員超過3000人,高層次人才占比超過17%,高企集聚了支撐全市主要產業創新發展的人才。全市19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4個設在高企。136戶高企中,有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9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企”這塊金字招牌正成為企業參與競爭、開拓市場的重要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