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時下發“三資”管理辦法,導致部分村還在執行多年前的“舊辦法”,扣2分;村組干部被相關黨委、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扣3分……去年以來,江川區紀委區監委采取實地走訪、查閱資料、談話了解等方式,對全區6個鄉(鎮、街道)開展了“清廉示范村(社區)”的檢查評選。
“現在村里的資產資源出租、補助資金對象和各類開支使用情況都公開得明明白白,公示欄里有、手機上也查得到,村里的賬大家一清二楚。”在通海縣四街鎮十街村,村民們紛紛對這樣的清廉好風氣豎起了大拇指。
記者從市紀委市監委了解到,在推進清廉玉溪建設中,清廉村居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玉溪市圍繞“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的建設目標,以實施“清廉村居”四大工程為抓手,推進12項主要任務逐一落實。“目的就是促使村組干部廉潔履職能力明顯提高,農村基層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形成風清氣正的農村基層政治生態,為持續推動深化玉溪之變,打造‘一極兩區’提供堅強保證。”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清廉村居”建設的牽頭單位,市民政局根據市委有關要求,及時出臺相關實施方案。通過實施“黨建引領”工程,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等制度,建立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強化村(社區)“兩委”班子建設,加強對村(社區)干部日常監督等具體措施,進一步增強村(社區)黨組織管黨治黨能力。
實施“固本清源”工程,全面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深入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嚴格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形式和公開標準等,嚴肅整頓公開不及時、公開不規范等問題。加強“三資”管理,建立完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村務監督委員會按月進行財務審查,實行先理財后入帳,重點開展村集體資產管理、建設工程管理、項目管理、經濟合同管理等工作,不斷提升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在黨建引領、固本清源的基礎上,我們還將開展專項整治工程和文化廉政工程,使‘清廉村居’建設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過程。”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玉溪市將深入開展農村涉紀信訪件源頭治理及積案化解專項活動,建立健全農村涉紀信訪案件排查化解、聯動查處、責任倒查、警示通報、源頭治理等工作機制,強化涉民生領域專項督查,將農村低保、農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等項目資金使用情況作為督查重點,加大農村基層“四風”整治力度,著力解決村(社區)干部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中吃拿卡要、刁難欺壓群眾、與民爭利等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基層微腐敗,以專項整治助推清廉村居建設。
同時,把清廉文化融入農村廉潔文化建設中,從各地歷史文化、名人鄉賢、村情村史中深入挖掘、整合資源,打造一批農村清廉文化品牌。全面集中修訂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引導約束和培育公序良俗,打造一批優秀村規民約示范點。結合創建文明村鎮、農村文明家庭等活動,依托農村文化禮堂、農家書屋、主題公園、文化長廊、公示欄等,創建一批農村廉政文化示范點和教育基地,推進形成崇廉尚儉的村風民風,以建設“清廉村居”促進村居清廉。(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