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全面宣傳黨的百年偉大歷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進入新時代玉溪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激勵動員全市各族人民砥礪前行、不懈奮斗,日前,“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玉溪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
一場場簡短而精彩的發布,亮點頻現,凝聚的是感恩、奮進的精神傳承,講述的是創新、擔當的彌堅初心,彰顯的是深化“玉溪之變”的信心決心。
人均GDP居全省第一位
“回望百年奮斗路,玉溪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砥礪前行,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發布會上,玉溪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高正剛介紹,在黨的領導下,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了3000多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00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058億元,年均增長9.4%,實現了翻番,所有縣(市、區)GDP均超過百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13267美元,居全省第一位。
多年來,玉溪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突出優化這一核心,產業體系逐步完備,堅持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聚焦投資這一關鍵,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建設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工程項目;堅持綠色這一主題,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奮力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牢記為民這一宗旨,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不斷加大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投入。
農產品出口額連續14年保持全省第一,綜合交通建設總投資跨越千億大關
一直以來,玉溪緊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主題,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愿景在玉溪大地上正在變為現實。
發布會上,玉溪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正坤介紹,近年來,玉溪農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固提升,花卉7.5萬畝、產值15億元,產量全省第二;水果96萬畝、產值50億元,其中柑橘32萬畝,全省最大。“綠色食品牌”打造成效明顯,獲評省“綠色食品牌”名品名企數量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二。外向型農業發展獨占鰲頭,2020年農產品出口額達31.5億美元,占全省出口額的60.3%,連續14年保持全省第一。
農村環境面貌和民生條件大幅改善,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8%以上,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和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居全省第二。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絕對量連續10年穩居全省第二位。全市9個貧困鄉198個貧困村92710貧困人口提前一年實現脫貧出列,在全省率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強基礎、促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加順暢。”玉溪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江華介紹,“十三五”期間,玉溪綜合交通建設總投資跨越1000億元大關,達1049億元,比“十二五”時期157.2億元增加842.8億元,增長536%;高速公路建設成績斐然,高速公路骨架路網基本形成,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全市運輸服務網絡逐步形成,客運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建成玉溪城南汽車客運站,實施比鄰縣區公交化改造,開通省際班線1條、市際班線75條、縣際班線38條、縣內班線119條,開通城市(城鄉)公交營運線路140條、通勤通學公交專線13條,建成公交車電子站牌140座。
解難題、破瓶頸,積極推動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完成玉溪市交通運輸局機構改革工作,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體制改革;完成ETC門架、車道、稱重檢測設施設備改造,累計發行ETC卡38.22萬張,發行率達90%,超額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任務。
“十四五”期間,基本實現綜合交通跨越式發展和高質量供給,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高水平互聯互通對外通道新格局。
建成中國楹聯文化強市,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
“十三五”期間,玉溪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三館”覆蓋率達到了133%,文化站覆蓋率達到了122%;成功創建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楹聯文化強市、中華詩詞之市,取得全省唯一殊榮……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督查專員王洪衛介紹,玉溪旅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起步,經過20年努力,全市現有旅游景區景點155個(其中國家A級景區35個);有世界自然遺產暨國家地質公園、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等10多個國家級目的地品牌;有旅游六要素企業8180家,其中旅行社46家、星級酒店24家、星級鄉村旅游接待戶125家,文化旅游直接從業人員10余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的6.17%,文化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將緊緊圍繞全省打造萬億級旅游文化產業的戰略部署,積極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和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建設,打造“國際高品質康養旅居新高地”。到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達將1億人次,年均增長25%以上,旅游總收入達1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5%以上。
玉溪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永宏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全市教育體育系統向百姓交出了“高分答卷”。
教育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學前教育實現了普及與優質同步發展,全市現有一級幼兒園24所,其中省一級一等幼兒園11所,占全省的9.2%,居全省第二。2020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十二五”末的75.92%提升至94.05%;2017年率先在全省實現了基本均衡,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從“十二五”末的91.34%提升到99.76%,省、市現代教育示范學校82所;加快普通高中“晉級升等”,實現了高中教育普及與優質齊頭并進。現有一級普通高完中11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十二五”末的87.9%提高到95.85%;職業院校在國賽、省賽中連續6年獲獎數量、等次位居全省前列。
體教融合成效明顯。全市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96.28%,優良率達42.06%,成功創建145所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特色學校、冰雪運動學校。群眾體育工作有序開展,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9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率達37.8%,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被確定為云南省唯一的體育產業聯系點城市。
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2.42萬人,城鄉面貌變化翻天覆地
玉溪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勤偉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穩就業,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積極促進各類群體就業,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2.42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以來全市就業工作連續3年均有7項任務指標居全省前列。
玉溪市抓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促脫貧,打造玉溪特色的創業貸款扶持創業模式,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全市累計發放創業貸款94.4億元,扶持8.84萬人創業,帶動18.73人就業,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2013年以來,玉溪市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持續調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升社會保險保障水平;認真貫徹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大部署,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脫困升級;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人社系統行風建設要求,持續轉型優化經辦服務。
“歷經幾代建設者的努力,全市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日趨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玉溪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資永俊介紹。
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經過10余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廉租保底、公租解困、棚改提質、農村改危、抗震安居”的住房保障體系。全市累計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26843套。2019年開始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39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22293戶居民受益。
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中心城區以建設國家海綿城市、省級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黑臭水體治理、城市提質擴容等為載體的人居環境項目順利實施。完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1115個示范村、整治村完成整治。完成建制鎮“一水兩污”設施建設項目60個,新建鄉鎮自來水廠15座,供水普及率達到97%。
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0年,全市建成區面積74.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3.80%。全市城鎮市政道路建設里程達679公里,市政道路面積1581萬平方米,建成區路網密度達9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綠地面積2668公頃、綠地率35.77%,公園64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75平方米。
全市整體健康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玉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師瓊華介紹,玉溪市衛生健康工作圍繞“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著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持續推進醫療衛生綜合改革,衛生健康事業步入新階段。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有力有序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502646劑,接種1091272人。
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改善人民群眾居住環境。目前,實現國家衛生縣城、省衛生鎮全覆蓋。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環境。2016年以來,玉溪抓住被列為國家第三批醫改試點城市的機遇,縱深推進玉溪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部署縣、鄉級醫療機構外聯點76個,有效促進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群眾就醫體驗不斷改善。
全面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全市人均預期壽命由2015年的75.49歲提升至2020年78.68歲,高于全省3.42歲。發病率連續5年均為全省最低,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7%,全市整體健康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云南日報記者 浦美玲 賈云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