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雯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4月下旬,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按照省委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印發了《玉溪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立足各行各業實際,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奮進偉力,持續深化“玉溪之變”。
服務大局辦實事
全市經濟發展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瓶頸怎么破?2020年9月,玉溪在云南首創的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如期破冰。該平臺以“區塊鏈”為引領,以大數據為支撐,用互聯網思維和理念創新普惠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助力小微及民營企業融資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推出相關App,讓金融服務觸手可及,更大程度、更廣泛地惠民利企。”市委網信辦數字玉溪建設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胡源遠說。
這是玉溪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緊扣“兩區一高地”發展定位,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等重點工作,打出的惠民利企硬招。截至2021年6月2日,該平臺注冊企業5761戶,入駐金融機構65家,發布金融產品102項,企業在平臺發布融資需求1330項,金融機構已授信568項,累計授信88.82億元。
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玉溪防止學習工作“兩張皮”,對黨史學習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體化安排,確保學習成果轉化有力度。2021年一季度,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市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同比均有增長,全市經濟發展呈恢復性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探索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等重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一批“三無小區”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效,玉溪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通過省級復審。
關注民生辦實事
全市7萬余名黨員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今年9月,玉溪第一小學紫藝校區、玉溪師范學院附屬高新小學和玉溪市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桂山分園將迎來第一批學生(幼兒)。這是玉溪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的一大亮點,2021年9月秋季學期,共計可提供小學學位540個、幼兒學位210個,可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玉溪緊抓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落實玉溪市2021年十件惠民實事相結合,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制定出臺《玉溪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截至5月31日,梳理市四套班子成員“為民辦事清單”124條,收集96家市屬單位及9縣(市、區)“民生實事計劃”902條,全市7萬余名黨員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在此基礎上,玉溪制定出臺《玉溪市民生實事計劃》及《玉溪市縣(市、區)及市直單位的民生實事計劃》,細化目標任務,承諾完結時限,“加快地區醫院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13.2萬畝”“新增城鎮就業3萬人”等民生實事赫然在列。
“完成中心城區居民小區停車位劃線工作”是《紅塔區民生實事計劃》的一項民生服務項目。為了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辦好,切實緩解中心城區的停車難題,紅塔區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利用城市道路和道路兩側退讓部分新施劃機動車停車位2402個,提供公共停車位總數達4801個;延伸基層服務觸角,要求完成在中心城區居民小區停車位劃線工作,經摸底,紅塔區有575個小區(含玉溪高新區)、城中村101個。截至目前,已施劃停車位的小區數為358個。
壓實責任辦實事
3.5萬余名黨員開展1733期志愿服務
近日,紅塔區鳳凰街道高龍潭社區黨總支在“云嶺先鋒”App發布了名為“黨員先鋒文明行,五清三洗迎復審”的“雙報到”志愿服務活動信息,信息發布后,不到半天時間60個名額“一搶而空”。
“我為群眾辦實事”與“雙亮雙爭”有效結合,落實黨員“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落實單位共駐共建協議簽訂和黨員全覆蓋報到。截至目前,131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完成到社區報到,3.5萬余名黨員完成到社區報到并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有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文等基層治理工作互融共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1733期。
當前,玉溪始終把為民辦實事、做好事作為落腳點,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從《玉溪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到《玉溪市民生實事計劃》及《玉溪市縣(市、區)及市直單位的民生實事計劃》,玉溪不斷搜集民情民意,緊貼民生需求、回應群眾呼聲,適時調整計劃,不斷提高為民辦事能力,力爭實現100%完成民生實事計劃清單項目,切實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