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7從玉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2013年以來,全市已有113處地質災害點完成搬遷避讓并通過市級驗收,3451戶13204名村民徹底擺脫了地質災害的威脅。
玉溪市地處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域,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強、突發性強、破壞性強的特點,無論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還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一旦成災,極易造成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和生態環境破壞,地質災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玉溪市出臺《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玉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玉溪市因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實施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等相關文件,采取巡查排查、監測預警、工程防治、搬遷避讓等多種形式,開展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搬遷避讓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搬遷避讓任務重、選址難、資金需求量大等困難,玉溪市各地成立工作班子、統籌整合資金、加快編制方案、新址建設,全面實施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據統計,2013年至2021年,全市共組織實施因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187個,涉及6553戶2.48萬人,累計下達補助3.24億元。截至2021年5月下旬,已竣工驗收項目113個,尚有59個項目在建,有15個項目準備開工。
此外,玉溪市還扎實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2019年立項了5個大型項目,其中新平縣耀南土司府、江川區雄關白石巖、紅塔區大營街大密羅3個項目已經開工。去年又立項9個工程項目,其中4個已完成勘察設計招標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另有5個項目正在開展勘察設計招標或做招標準備。通過項目實施,將用一年多時間對在冊隱患點全部完成整治。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即將到來的汛期,玉溪市將緊緊圍繞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加快推進搬遷避讓和工程防治工作,堅持汛期防御和綜合治理“兩手抓、兩并重”,持續開展“人防”能力和“技防”能力雙提升工作,努力實現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人員傷亡、地質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均明顯減少,嚴守不發生重大地質災害底線。同時,利用好地質災害大數據平臺,繼續深入推進地質災害監測“一張網”建設管理和使用,整體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攻堅戰。
記者在易門縣、紅塔區等縣區看到,實施地質災害搬遷的村民住上了統一規劃建設的安居房,雨天再也不擔心山體滑坡或房子倒塌,部分搬遷點并入當地集鎮,教育、醫療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便利的交通網還為村民外出務工提供便利,不少村民農時栽種、閑時務工,實現了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特別是一部分進城、進鎮的家庭,真正實現了脫險與脫貧的雙贏。(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誠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