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
近日,在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加班加點生產,企業負責人說:“生產訂單已經排到年底,‘L970立加’每天出貨達二三十臺。”整個一季度,研和工業園區數控產業園光機產量達3010臺、同比增長164.3%,整機產量達371臺、同比增長672.9%,整個數控機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70.2%。
在云南玉溪仙福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建成的1350高爐烈焰熊熊,新落地的年產140萬噸高速棒材生產線機聲轟鳴,基本完成產能置換升級改造一期建設項目的仙福鋼鐵開始澎湃增長新動能。距之不遠的云南玉昆鋼鐵集團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場地平整施工現場則展現著一幅千人千車大會戰的壯觀場面。
當前,在玉溪大地上,田間地頭、生產車間、建設工地、市井商家都忙了起來。全市一季度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9.9%。
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經濟形勢依然復雜的背景下,玉溪經濟發展牢牢守住了“保”的底線,持續鞏固了“穩”的基礎,不斷凝聚“進”的力量。
實現良好開局
來自統計和發改部門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8%,兩年平均增長4.7%。其中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3%;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兩年平均增長6%;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兩年平均增長1.4%,整個經濟運行持續呈現恢復性增長良好態勢。
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看到的是玉溪市各級各部門在推進“玉溪之變”中,不斷加大保底線、穩增長、聚動能的工作力度。出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意見、產業發展“三百”工程實施方案,貫徹落實省、市穩增長22條政策措施和打好世界一流“三張牌”實施意見,不斷強化抓產業、抓項目進取意識。
在全省率先成立“數字玉溪”建設領導小組和五個指揮部,高位推動“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不斷夯實“數字玉溪”基礎,不斷提升數字政府能級,不斷加快數字社會建設,著力打造數字城市,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全市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鐵路和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31%和25.6%,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7.8%,生產要素得到有力保障。全市煙草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3%,生物醫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重點工業行業保持較快增長。
全市財稅金融運行平穩,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2%。一季度全市各項金融存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4.58%和7.82%。全市區塊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應用不斷深化,共吸引企業注冊4120家,入駐金融機構65家,金融產品102項,解決497項融資需求,完成授信61.1億元。
推動投資復蘇
從高鐵新城到玉昆產能置換,從玉磨鐵路到澄江環湖棚改,步入“十四五”的玉溪立足基礎設施補短板、強支撐,統籌推進綜合交通、水利、能源、物流網絡建設,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功能配套、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開局之年,玉溪著力加強項目謀劃爭取。全市謀劃58項省級“四個一百”重點項目、123項“補短板、增動力”重點前期項目以及市級“雙十”重點項目,全市共入庫123個項目。全市94個項目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準備項目清單,比上年增加49個,審核通過率提高37個百分點;總投資1171.9億元,比上年增加916.2億元;資金需求455億元,比上年增加346億元。
開局之年,玉溪全力強化投資要保障。下達市級項目前期工作經費2億元,加強高鐵新城、玉昆鋼鐵、玉磨鐵路元江站、澄江環湖棚改等重點項目用地保障,新增建設用地1408畝。四次組織縣(市、區)重點項目月觀摩活動,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中老鐵路峨山站、羅里站、元江站車站站房主體工程完工,玉楚高速(易門段)工程完成量達82%。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5%,其中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4.6%,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3%。從投資結構上看,全市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3.5%,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件業投資同比增長234%,科研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達3474.9%。
由此可見,隨著投資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全市產業投資、科技創新投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強化產業支撐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落實國家和省級減稅降費各項政策,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強化工業支撐經濟穩增長作用。一季度,全市6146戶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成交電量23.5億千瓦時,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2.8億元。
立足全產業鏈重塑新優勢,支持紅塔基地單元建設和玉溪卷煙廠技術改造,煙草制品業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12.6%。玉昆鋼鐵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有序推進,仙福鋼鐵產能置換技術改造一期項目基本建設投產,研和數控機床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扎實推進。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3%,兩年平均增長7.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8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市制定實施省外務工人員在玉過春節工作方案和8項優惠政策措施,加快推進萬達廣場、戛灑花腰風情街、滇中糧食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服務業保持持續恢復性增長。
全市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1.7%。全市一季度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同比分別增長34.2%、30.6%、44.8%、65.1%,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5.1%、46%。郵政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3.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倍,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5.1%。
持續推進紅塔區、通海縣省級“一縣一業”示范縣創建工作,推動新平爭創示范縣,德康100萬頭生豬養殖生態循環產業化、通海現代果蔬全產業供應鏈、易門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等農業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一季度,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7和0.2個百分點。全市小春種植面積完成計劃的94.6%,大春種植面積完成計劃的12%。全市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2.5%,肉豬出欄同比增長13.9%,肉蛋奶總產量同比增長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