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玉溪市科技局獲悉,我市自2018年被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以來,全力聚焦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城市運行管理創新和政府服務創新為主的全面創新。截至2021年3月,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41項指標已經完成32項、占78.0%,預計能完成指標3項,已完成和預計能完成指標占比達85.4%,為我市打造“兩區一高地”、深化“玉溪之變”提供了科技創新支撐。
鼓勵企業加快建設以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為主的自主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創新平臺對行業技術進步的引領推動作用。2020年,全市共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5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3個,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9個,成為除昆明外省級以上研發平臺最多的市(州)。
積極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推進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紅塔區獲批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9個縣(市、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實現全覆蓋。建成一批專業化服務能力的創業創新支撐平臺,切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2020年,全市共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建成省級眾創空間8個,各層次“雙創”平臺累計入駐企業233戶,帶動就業3500余人,初步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2020年,全市共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在孵企業數量達到102家;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在孵企業數量達到141家。
緊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主動開展科技型初創企業“育苗”計劃,堅持按照“1+2+N”的思路推進“小微、科小、高新、領軍”的遞進培育模式,積極營造激勵企業增強創新能力環境,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數量和質量“雙提升”。2020年,全市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6戶,與2016 年86家的基數相比,新增50家;擁有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4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15戶,數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戶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8戶的30.4%。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由最初單一的卷煙配套產業發展為涵蓋卷煙配套、生物藥業、光機電、建筑建材、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生物技術、科技服務、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群。
著力做好科技人才服務工作,積極完成科技合作及各級科技人才選拔、推薦和考核工作,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引進各領域學科帶頭人、技術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2020年,全市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9個,與2016年7個基數相比,新增12個;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370人,與2016年161人基數相比,新增209人;引進國內外高端創新人才130人,與2016年7人基數相比,新增123人。有效推動了玉溪重點產業技術實現突破,形成了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良好局面。(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湯思琪 通訊員 呂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