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工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工保”)建設的云南省首個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服務平臺落地玉溪正式上線運營四個月,累計為參與玉溪建設工程項目投標的907戶投標人提供保額10.5億元,為有效提升玉溪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云南工保總經理陳陽水介紹,建設工程項目投標保證金繳納包括現金繳納和保函繳納兩種方式,保函繳納又分為銀行保函和保險保函兩種。選擇保險保函繳納投標保證金,相對于前兩種方式具有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和方便快捷的優勢。
根據國家發改委“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和相關政策,工保(浙江)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功開發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服務平臺,與國內70余家保險機構合作,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保證金繳納電子化,并在全國上百個城市上線運營。
云南工保落地玉溪后,在市工信局統籌、市政務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動下,將其母公司開發的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服務平臺嵌入玉溪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為建設工程項目保證領域提供“互聯網+工程+保險”專業化服務。
投標人只需進入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選擇保證金繳納方式,即可在三至五分鐘內線上完成投標保證金繳納。陳陽水粗略計算,現金繳納80萬元投資保證金,選擇購買電子保函方式只需支付0.3萬元,即可取得投標資格。
平臺落地玉溪后,實現了投標人保證金繳納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有效推動了政務服務的便捷高效化。同時,平臺運用區塊鏈、網絡安全技術,可有效杜絕假保函的出現,減輕政府部門監管壓力。平臺通過與多家保險機構合作,由保險機構支付平臺服務費,不增加投標人額外負擔。還通過建立信用管理體系和提供信用擔保,有效減輕投標人繳納保證金產生的現金流壓力。
該平臺于2020年9月上線運營至2020年12月23日,累計為907戶參與玉溪工程項目建設的投標人提供10.5億元保額,相當于為投標人減輕了同等額度的現金流壓力。平臺通過保險機構支付服務費,實現服務收益60余萬元,上繳稅金3.6萬元,同時帶動保險業新增稅金近30萬元。
據陳陽水透露,目前企業正加快推進保證金智慧管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工程建設企業提供包括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合同履約保證金在內的電子保函服務。同時與相關機構合作,建立農民工工資發放、合同履約款支付數據監測預警體系,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高效監管支撐,運用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
陳陽水認為,居于政企合作、資源共享、可持續發展原則建設的電子保函服務平臺、保證金智慧管理綜合服務平臺,將有效助力玉溪優化營商環境,打通玉溪投資快捷通道,推動玉溪加大投資加快發展。(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