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網絡,盜取數據,個人信息泄露并被非法交易,稍不留意就掉進仿冒App騙局……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和數據服務與應用爆發式增長,網絡空間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在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中,玉溪堅持統籌融合發展理念,著力構筑網絡空間安全屏障,打造網絡安全產業體系,擰緊數字經濟“安全閥”,揚帆數字藍海,應對險礁暗流。
網絡空間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將大規模網絡攻擊和大規模數據欺詐列為繼極端氣候、重大自然災害之后全球發生概率最高的兩大風險。
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處理協調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被惡意程序感染的計算機達581.88萬臺,大流量網絡攻擊平均每日達220起,針對我國境內的網站仿冒頁達8.5萬個,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網絡資產嗅探事件達14900萬起,大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平均每天受攻擊次數達90次。
該報告指出,近年來,對黨政機關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攻擊頻發,重大活動和敏感時期更加猖獗;信息系統面臨漏洞威脅形勢更加嚴峻,大規模泄露事件頻發;仿冒App等“灰色”應用程序大量出現,重要行業安全威脅更加明顯;惡意注冊、網絡賭博、勒索病毒、挖礦病毒等活躍,工業控制系統產品安全問題依然突出。
據市委網信辦提供情況,2019年,我市重點監測的447個單位、222個系統、204個網站,發現安全隱患達11709個,其中漏洞8332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監測到安全事件2172條,其中漏洞事件645條、網站可用性事件1317條、網頁篡改事件156條,惡意軟件攻擊1條、拒絕服務攻擊53條。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安全威脅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領域傳導滲透,網絡空間安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
健全體制機制構筑網絡安全屏障
新一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呈現的網絡犯罪問題使網絡空間安全管理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急迫和更加重要。不斷健全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提高網絡安全事件防范處置能力,成為玉溪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中必須直面的考題。
2016年,玉溪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隨之各縣(市、區)成立相應機構,由此構建起了黨委統一領導,網信部門統籌協調的網絡安全和相關監管工作的體制機制。2019年,成立全市互聯網行業黨委和互聯網協會,全面推進和強化行業自律。
緊扣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和黨委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制定出臺全市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網信領域重要工作督查辦法、網絡安全綜合考核等工作制度。玉溪將網絡安全納入重點督查、綜合考核內容,推動各級黨委不斷提升網絡安全工作規范化水平。
2017年9月,市政府與省委網信辦簽訂合作協議,確立發展網絡安全和產業生態,爭創“云南省首個網絡安全示范城市”目標。2018年7月,在全國人代會上玉溪代表團提交《關于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網絡安全國際合作和培訓基地》的建議得到明確支持。
在不斷健全完善的體制機制支撐下,玉溪建成全市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將全市70個單位79個重點網站、重要信息系統和72個固定IP納入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預警通報平臺實施全天候監管。同時,通過整合省級和公安資源,形成網絡安全信息收集、共享、通報和應急處理、指揮融合的網絡安全工作體系。
通過加強數據開放、共享、流動等過程的安全監管,整合全市政務網站,實現統一互聯網出口、統一安全防護,實現對政務信息資源統一管理。切實落實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和要求,大力開展網絡安全普法教育和技能培訓,組織網絡安全攻防滲透測試,依法打擊網絡犯罪活動,著力布局網絡安全生態鏈。
截至目前,全市建設的數據中心、政務云中心、智慧政務系統等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均實現三級等保標準。2019年,全市偵破涉網違法犯罪案件56起。今年上半年,發出網絡風險整改通知同比增長28%,查辦網絡行政案件同比增加24件。
打造產業體系提升安全保障實力
2019年4月,玉溪與國內網絡安全知名企業奇安信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玉溪旅游文化體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玉溪師范學院、奇安信集團共同組建云南玉溪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實施“4351”網絡安全產業項目。
所謂“4351”項目,就是建設青少年網絡安全、網絡安全、涉密網絡安全和國防網絡安全4個教育基地;建設電子政務應急保障及指揮、大數據網絡安全運行、智慧城市應急網絡部3個中心;建設校企合作、國家級城市網絡攻防實戰演練靶場、大數據協同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基地、數字經濟論壇5個共建項目。
截至目前,“4351”一期項目除涉密網絡安全、國防網絡安全2個教育基地外,已完成投資超過1億元并建成運營。二期項目將重點依托玉溪高新區九龍大數據產業園,引進信息技術創新運用項目、軍民融合信息化項目,打造玉溪網絡安全產業園,建設網絡安全創新創業和服務基地。
立足“4351”項目,落地玉溪師范學院的奇安信補天(玉溪)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今年實現部分學生轉專業招生,明年實現四年制本科教育招生,大數據協同國家工程實驗室申報通過省級答辯,網絡攻防實戰演練靶場投入攻防演練,玉溪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投入運行。
據相關機構測算,隨著網絡攻防戰的不斷升級,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2018年,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元,未來三年將保持超過20%的增幅,到2022年超過1000億元規模。
“4351”項目的實施,標志著玉溪在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中,立足“政府+高校+企業”產學研模式,推動“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區域性網絡安全產業體系上邁出了新步伐。
業內人士認為,玉溪以“4351”項目實施為抓手,推動人才、資金、產業聚集,推進網絡安全技術產業規模化發展,培養網絡安全人才隊伍,推進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以及對外輸出網絡安全人才和技術資源,在為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時又提供了產業支撐。
隨著“4351”項目效應的進一步釋放,包括國防科技大學無人機管控設備生產和超算中心等招商項目加快推進,美亞柏科玉溪公司、云南天狗等一批潛力型、成長型企業落地,玉溪正著力打造全鏈條的網絡安全產業體系。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