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內,工人通過先進的設備生產數控機床光機。
近年來,研和工業園區搶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機遇,從導入數字化和數據應用兩方面開展工作,實施構建機床互聯網產業平臺、推動現有機床制造及加工能力數字化、建立機床產業大數據及應用平臺、完善基礎配套能力等“四大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園區機床產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十四五”末,研和工業園區年產機床3萬臺,年產值達50億元以上,稅收4億元以上,基本建成面向全國、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的機床生產基地。
據悉,經過多年發展,機床產業已成為園區優勢產業,園區也被確立為省級數控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已形成年產2萬臺數控機床產能規模和生產加工能力,年產16萬噸的鑄造生產能力,加上園區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為機床產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礎條件。為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壯大實體經濟新動能,園區管委會統籌規劃設計機床產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建設,構建內外部協同推進建設和應用機制,分階段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各項資源,按照“集約資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打造機床產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各類型平臺,從而加快推進機床產業數字化轉型。
在提升供應鏈水平、豐富機床基本功能的同時,園區加大機床產品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運用,構建機床互聯網產業平臺。打破傳統機床數據孤島的局面,研制推出搭載物聯網技術的新型機床,標配數據采集功能,通過4G/5G無線通信方式實時回傳機床運行數據到總部。隨著產品不斷升級,更多的傳感器將搭載在機床上,在不斷增加數據維度的同時,向智能機床發展。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在用戶端實現機床與機床間、機床與其他設備間信息互聯,為用戶端的智能制造發展奠定基礎。
園區現有機床企業76戶,年產值超12億元,建成了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云南太標精工鑄造有限公司等一批機床生產及配套企業,亟待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制造能力,推動現有機床制造及加工能力實現數字化。園區優先以示范代工生產企業為依托,推進生產設備、生產線數字化改造,現有數字化裝備替換和數字化生產線集成,實現機器設備互聯互通,加強企業內部網絡技術改造和建設部署,與玉溪市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中心聯合打造機床“數字生產線”“數字車間”“數字工廠”等示范工程,適時推廣運用。
園區以現有資源為依托,建立機床產業大數據及應用平臺和圍繞機床生產協同物聯網平臺。提高機床生產相關企業的自動化水平,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生產設備的聯網運行,通過數字化方式映射出生產能力;谖锫摼W平臺開發出適用機床生產的應用,提高機床產業鏈上線下游協同能力和生產銜接水平,提升園區內部相關企業的生產效率。隨著機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更多的生產單元將接入平臺。
園區以現有鑄造能力為基礎,完善基礎配套能力,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為目標,與中國鑄造協會、德國鑄造科研機構合作,運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及管理手段,緊扣關鍵工序自動化、關鍵崗位工業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化控制,與玉溪市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中心聯合開展鑄造行業流程式數字化工廠示范建設,適時推廣運用,推動園區鑄造生產企業實施兩化融合。
同時,研和工業園區還明確了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拓寬融資服務渠道、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強化招商引資、加強人才隊伍培養等保障措施,確!八拇笮袆佑媱潯表樌麑嵤。(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龔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