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溪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23.8億元,連續3年實現50%以上的高速增長,增速居滇中地區之首;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沃森生物十三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獲批上市,疫苗研發和產業化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藍晶科技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光電子照明藍寶石單晶片研發生產基地;玉溪市級政務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只進一扇門”改革目標……
自2018年4月被列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對標對表建設任務,主動就位、奮力拼搏,全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城市運行管理創新和政府服務創新為主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各項創建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跑出了玉溪“加速度”。
舉全市之力按下創建“快進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自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出臺了《玉溪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玉溪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與省科技廳建立廳市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省科技廳印發了《關于支持玉溪市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省級各有關部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對玉溪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強化。
我市先后召開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動員會、推進會,圍繞重要指標、重點工作,進一步壓實各縣(市、區)、市直各有關單位責任。借助媒體之力,強化玉溪創新型城市建設宣傳報道,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了“千斤重擔千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工作氛圍。
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動員具備條件的企業申報進入高企培育庫,為我市創新發展持續提供新鮮“血液”。加大科技創新業務培訓,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研發經費統計及補助政策解讀、專利質押融資等專題培訓,深入規上企業全面摸底、深挖潛力,做到“一對一”分析、“手把手”輔導,確保各項數據應統盡統、精準上報。2019年,全市274戶企業享受了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同比增加40戶、增長17%,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5.82億元、增長29.62%。全市98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受惠面達100%。
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
來自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8戶、云南省科技創新團隊4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78件,均居全省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471戶,居全省第三。
近年來,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以增加科創投入、培育科創主體、搭建科創平臺、建設科創人才隊伍為抓手,著力夯實科創基礎,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為玉溪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玉溪國家高新區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扎實推進,成為“國家級綠色園區”,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連年上升。深化科技交流合作,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全國多家重要科研單位和高校開展合作,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6個,中科院綠色城市產業聯盟(玉溪)辦事處和中科(玉溪)創新園成功落地,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舉辦玉溪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服務玉溪創新型城市建設對接會,打造地方高校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通海縣以“科技支撐生態文明”為主題入選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建設名單,全市9個縣(市、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實現全覆蓋。
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有好的產業支撐,發展才能有長足的動力。
在推動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進程中,玉溪把工作著力點放在了增強產業創新能力上。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建成全國最大的卷煙輔料生產研發基地;大紅山固體物料漿體管道輸送技術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研和數控機床產業向中高端、智能化邁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提速發展,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位居全省前列,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農產品出口基地。
同時,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沃森生物十三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獲批上市,成為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市場化的十三價肺炎疫苗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克雷斯制藥恒古骨傷愈合劑進入最新國家醫保目錄;藍晶科技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光電子照明藍寶石單晶片研發生產基地,2018年獲評全國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紅塔塑膠入選全國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貴研鉑業貴金屬二次資源回收部分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城市智慧化管理穩步推進
和許多城市一樣,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的玉溪也受到交通擁堵、公共行政服務能力不足、“信息孤島”等“城市病”的困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普遍存在。如何破解這些難題?玉溪市將目光對準了城市運行管理智慧化和創新政府服務等方面。
按照中央和省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要求,2018年7月,玉溪立足自身“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現狀,堅持問題導向,推進營商環境“123456”改革。截至目前,全市政務服務、不動產交易登記和開辦企業綜合服務系統統一依托“一站式”惠民平臺,實現標準化政務服務,市級優化營商環境“123456”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市級政務服務實現“只進一扇門”目標,在2019年四季度全省營商環境“紅黑榜”評價結果的通報中,玉溪市綜合評分排名第三,政府服務管理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同時,完成中心城區15.1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以大數據中心、互聯網+政務、智能交通等公共服務和民生工程為重點,積極培育“網絡安全與自主可控”“新型物聯網”“產業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區塊鏈創新應用”五大產業體系,著力建設以城市智腦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先后榮獲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創新獎、2019年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玉溪城市運行管理邁入智慧化時代。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