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滇藏公路的防撞護欄,到滇中引水工程的輸水管道,再到洱海治污的供排水管網,都能看到產自云南通海方圓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圓工貿”)的各型焊管。在疫情沖擊的當下,復工復產后的方圓工貿開足馬力生產。“方圓工貿逆勢走強源于創新驅動”,總經理馬麗波說,隨著玉溪市金屬管材制品工程技術中心的成立,企業將展現高質量發展新風采。
在產品展示室內,擺放著紅、黃、藍、黑各型焊管樣品。最為搶眼的是一幅照片,蜿蜒的紅色焊管防撞欄猶如飄舞的經幡,讓穿行于雪山峽谷間的滇藏公路更顯圣潔。馬麗波介紹,方圓工貿形成了包括高頻直縫、熱鍍鋅、螺旋、方矩形在內的四大類產品,焊管產品抗壓強度不斷提升,從普通碳鋼到云南省首家使用復合材料,從采用環氧瀝青到熱鍍鋅、不銹鋼、涂塑工藝進行防銹處理,產品使用壽命大幅提升并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與云南機械研究設計院、昆明理工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方圓工貿構建起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外聘8名專家借腦生智,培養34名工程技術人員增強核心創新力,方圓工貿構建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體系。
近三年來,方圓工貿先后承擔完成3項省、市級創新引導和科技發展項目,獲得2項發明專利和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組織開展包括螺旋復合焊接在內的29項自主研發成果轉化。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超過億元,取得經濟效益32億元。
基于科技創新支撐,方圓工貿成為云南省首個取得直縫焊接管、螺旋焊接管生產許可證的民企,其50萬噸產能規模位居全省前列,產品種類和型號位列西南之首,其中小型焊管產品產銷量居全省同行業前列。企業入列中國中小企業創新百強,自2013年至今連續入列云南省非公經濟百強并躋身高企行列。
生產車間內,管口磨平機轟鳴,滾壓成形設備上焊花四射,各型焊管正被吊裝到大型運輸車上。從水利到電力,再到交通工程,方圓工貿生產的焊管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馬麗波介紹,近年來,隨著全省“五網”建設規模擴大,以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市提質擴容步伐加快,拉動了焊管內需市場的增長。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東南亞國家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帶動了焊管海外市場需求。今年以來,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各類建設項目進度提速,水利、電力建設項目紛紛上馬,進一步擴大了焊管市場需求。盡管受疫情影響,企業推遲開工20余天,但由于產品供不應求,一季度產銷量同比增長9%,實現銷售收入近億元。
馬麗波直言,盡管當下市場需求旺盛,但行業總體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低盈利運行的格局依然沒變。同時,隨著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的提升,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量正在增大。在此格局之下,要想抓住市場機遇,只有依靠科技創新,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推動產品升級。
在方圓工貿的會議室內,由企業承建的玉溪市金屬管材制品工程技術中心論證評審正在進行,各型科技創新樣品、各類技術資料及企業財務報表逐一呈現在專家面前。馬麗波信心滿滿地表示,方圓工貿將致力于建設具有領先水平的開放式金屬管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這一創新平臺,提速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推動生產裝備關鍵技術升級換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和行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依托這一科技創新平臺,進一步推動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知名企業的學術交流,打造玉溪金屬管材人才培養基地;以創新人才為支撐,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創新型試點企業,全方位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著力提升企業和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