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18億年前的古老化石,與2025年5月17日至23日的社科普及宣傳周奇妙相遇,澄江市奏響了一曲別開生面的民族團結新樂章!在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上,每一塊化石都鐫刻著地球生命演化的密碼。此次社科普及周,澄江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作示范”主題,推出“讓澄江化石活起來”社科普及宣傳短視頻《時光來信》。通過擬人化的創新表達,帶領觀眾穿梭遠古與當下,在探尋生命演化奧秘的同時,深切感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厚內涵與磅礴力量!
化石蘇醒,開啟億萬年奇幻之旅
在《時光來信》短視頻中,澄江化石化身“故事主角”,以擬人化的生動形式,從被發現的那一刻起,緩緩“蘇醒”。它們用“自己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從遠古至今的奇妙經歷。這些沉睡億萬年的化石,不僅是地質變遷的見證者,更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視頻以精彩的畫面和有趣的情節,科普了豐富的地質知識。你知道嗎?在遙遠的過去,地球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澄江化石群所呈現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更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奇跡。通過化石的視角,我們得以窺探到遠古海洋中那些形態各異的生物,它們如何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又經歷了怎樣的滄桑巨變,一個個科學奧秘在視頻中被逐步揭開。
化石視角,傳遞珍貴理念
澄江化石不僅承載著地球的歷史,更蘊含著深刻的現實意義。視頻借助化石的故事,巧妙地傳遞出保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的重要理念。每一塊化石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瑰寶,它們的存在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守護好這片孕育生命的土地,珍惜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
同時,以化石為載體,展現了澄江在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強化科學思想引領、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社會科學知識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這些遠古的生命印記,穿越億萬年時光,感受地球歷史的厚重與當代發展的活力,共同領悟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真諦,在化石的故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據悉,此次澄江社科普及周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澄江市積極組織集中示范活動,全方位推動社科知識的傳播與普及:開展 “仙湖之聲” 百姓宣講活動,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 “飛入尋常百姓家”;省級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規劃館開展撫仙湖 “民族生態瓶” 親子共創活動,融合生態保護理念與民族文化元素,通過親子互動增強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本地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的認知與熱愛;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從多維度闡述其深刻內涵;開展 “民族團結故事我來講” 主題活動鼓勵民眾分享身邊故事以傳遞民族團結力量、營造濃厚氛圍;在志愿服務與科普宣傳領域,開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組織志愿者深入基層提供知識咨詢等服務,開展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科普秀” 系列活動,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以增強群眾法治觀念、提升社會法治素養,開展社會科學攝影作品集中展示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廣泛推介社會科學普及優秀作品,讓公眾領略社科魅力與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
記者:李曉燕
轉自:澄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