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利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增強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各類人才。《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未來五年,云南將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進創新型云南建設,充分發揮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關鍵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滇、人才強省戰略,完善創新體系,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其中具體落腳點為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作為創新主體的高校,要圍繞如何實現開好局起好步,把具體的落腳點放在“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以致用,更好適應和服務于新發展格局”上。
創新發展,關鍵在人。要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高等教育必須自覺以“立德樹人、服務社會、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為辦學宗旨,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高質量教學為關鍵,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多樣性應用型人才。
要更好適應和服務于新發展格局,高校應當聚焦國家戰略需要,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要始終對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保持高度的敏銳性,有針對性地布局和調整辦學定位、學科布局,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作為地方高校,要緊扣云南“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不斷強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一是實施特色化教材和課題研究并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整合融合、實踐教學體系完善、互聯網+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學分認證與管理機制為五位一體的教育改革,在專業設置和精準定位上既要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更要與地方經濟發展對接。二是加快協同育人領域改革,促進教育與國家發展目標和地方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加強主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建設,增強高校原始創新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三是形成教改、導師跟蹤、企業聯合、實踐、產業匹配五位一體的培養全鏈條;廣泛開展與海外、省外、校企、校政、校研和校校多元化合作,不斷深化在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共同為學生搭建多元發展平臺,讓他們在探索中發現、發展自己學術愛好和特長,更好地規劃人生、成長成才。
(作者系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