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也被寫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回望云南過去的一年,“能通全通”“互聯互通”加快推進,新增高速公路3000公里,總里程超過9000公里,110個縣(市、區)實現通高速,建成5G基站1.85萬個。云南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網絡化、一體化、智能化”現代綜合交通建設,實施傳統基礎設施“數字+”“智能+”行動,加快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5G基站總量達到5萬個,加速5G網絡向縣、鎮延伸。
在和向紅委員看來,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加快補齊信息基礎設施短板,統籌好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促進新型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新基建對數字經濟產業、傳統產業數字化的疊加效應、乘數效應,是未來云南促進產業繁榮、激發創新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2020年12月30日,大臨鐵路開通運營,讓臨滄市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并接入全國高鐵網。時隔半月,墨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臨滄就此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網。“臨滄邁入‘高鐵時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00公里,但交通短板并沒有完全補齊。”張之政代表說,“十四五”期間,臨滄要繼續全力推動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抓緊啟動“互聯互通”工程,盡快開工建設臨滄至清水河鐵路,加快織密全市綜合交通網。
今年全國兩會,丁秀花委員提交的幾份提案都與交通有關。“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統籌實施機場、公路、航運等一批重大項目,是怒江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當務之急。”她就此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沿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扶持高原地區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發展,將滇藏新通道云南怒江瀘水-福貢-貢山-西藏林芝察隅段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并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建設。
代表委員們建議,云南要搶抓“數字中國”“數字云南”建設機遇,加快構筑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推動4G信號補盲提速、5G網絡覆蓋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創新應用平臺建設,加快交通、能源、物流、水利等領域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同時完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適度開發新能源,推進智能電網建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
云南網記者 張瀟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