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加快落實中央戰略部署,把“數字云南”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聚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數字引擎,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謀劃“一部手機”系列品牌,建設區塊鏈應用高地,“數字云南”建設初見成效,數字經濟新動能加速崛起。
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2019年,全省光纜線路達197.8萬公里,與國家骨干網聯通,5個方向27條光纜出省,全省行政村100%通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建成1342個5G基站,昆明市被列為全國首批開通5G城市;
建成2條國際通道,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骨干網連通;
中國林業大數據中心等一批國家級數據中心落戶云南,建成昆明浪潮云計算產業園、中國移動呈貢大數據中心、玉溪華為云計算數據中心等;
組建全國首個省級區塊鏈中心,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區塊鏈溯源商品碼——孔雀碼;
建設麗江大研古城數字小鎮取得初步成效,打造瑞麗市姐告中緬跨境電商特色小鎮示范;
推動數字經濟產學研深度融合,成立云南數字經濟研究院、北航云南創新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等。
公共服務數字化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全面啟動實施云南省“智慧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和“云嶺先鋒”App為全省提供“指尖思想加油站”;
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一部手機辦事通”上線政府服務事項654個,577個事項實現“零跑腿”,被評為全國省級政府九大優秀政務App之一,“一部手機辦稅費”覆蓋辦稅廳90%以上高頻業務;
云南疫情監測指揮系統為防疫提供決策支持,“云南抗疫情”實現公共場所入出掃碼登記5.16億人次,“云南健康碼”實現700萬入滇和在滇人員無紙化申報個人健康信息;
云南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高效助力脫貧攻堅,“污染源一張圖”為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排污許可證發放、專項整治等提供數據支撐。
旅游更加智慧化
實施“一部手機管旅游”,深化旅游市場秩序整治,99%以上的投訴24小時內辦結,游客對退貨滿意率高達99.85%;
2019年,“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為游客提供服務超過8000萬人次,“十一”黃金周期間就達1700萬人次;
開具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健全旅游配套數字化服務體系,全省123家景區可實現線上購票、線下“刷臉”和掃碼快速入園,多家酒店實現線上預訂、身份驗證和“刷臉”開房入住,“識花識草”功能已覆蓋云南6000余種植物。
農業數字化步伐加快
加快推進農業智能化生產,打造20個數字化綠色農產品物聯網示范基地;
積極推行綠色產品電子身份證,打造云南省綠色食品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加快農業電子商務融合發展,96個縣(市、區)成為全國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19年,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517.98億元,增長36.36%,高于全國10.75個百分點;
打造產品可追溯、品質有保障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一部手機云品薈”,“一部手機云企貸”率先破解農業企業貸款難題,授信金額達44.52億元。
能源智慧化助力打造“綠色能源牌”
實現水電全程數字化監控、電力智能調度,大幅提高水電利用率,水電棄水從2016年的315億千瓦時減少到2019年的17億千瓦時;
電力市場化交易創造全國改革亮點,去年全省交易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為實體經濟降低用電成本108億元;
大力實施“互聯網+能源服務”,開通網上營業廳,實現手機報裝、網上繳費,能源服務更便捷。
工業制造業數字化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啟動全省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和煙草、鋼鐵冶金行業應用平臺建設,初步實現煙草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遴選28個省級工業互聯網重點試點示范項目,“上云上平臺”企業數量突破5000戶;
打造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去年組織實施20個重點項目;
引進有影響力的電子產品制造企業20余戶及配套企業50余家,去年全省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465.25億元,同比增長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