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展區觀看化石標本
11月22日,由云南大學主辦的“中國世界遺產精品展——云南大學展”在該校呈貢校區云大會堂拉開序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亮相展覽,除了以圖文形式進行介紹外,還展示了從澄江化石地挖掘出的寒武紀時期化石標本及相關文創產品。同時,該展區還提供VR互動體驗,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寒武紀時期的地球生命。
本次展覽進一步擴大了世界遺產在大學的傳播面,讓世界遺產保護的種子播撒校園。該展覽主要分為“大地”“精華”“詠恒”三個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國的世界遺產、云南的世界遺產及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
展覽開幕當天,主辦方還組織舉辦了精彩的分享交流活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陳泰敏在活動中分享了《走進澄江化石地》,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地講述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特別是寒武紀時期的地球生命體及澄江化石地的價值。
據了解,截至2019年7月,全球共有1121項世界遺產,分布在167個國家。中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已成功申報入選55項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數量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云南擁有5項世界遺產,分別是麗江古城、三江并流、云南石林、澄江化石地、紅河哈尼梯田,其數量在國內排名第二。其中,澄江化石地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此類世界自然遺產的空白,澄江動物群被譽為“二十世紀驚人的發現”。早在2004年,云南大學侯先光教授等共同申報的“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成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成果之一。(玉溪日報記者 李丹攝影報道)